他们一天有72h吧?!普通人和明星真不是一个精神状态

tc 2023-6-7 47

我和明星真不是一个精神状态,他们一天有72h吧?!

大人感觉叶舒华这次回归真的蛮出圈的吧,状态这也很好。

mv里一图出圈,这套牛仔套装也是内娱韩娱争相上身,赵露思、金冬天都穿过类似款。

这一波回归,直接就是事业拉满了,一周打歌3次,顺便还要参加几个采访cut。

这边综艺里在韩国咖啡店当打工人,从早干到晚。

刚回国休息两天,还要参加小s的综艺,这个工作强度,中间还抽空和朋友一起聚会喝喝酒。

在综艺里爆料回国后和朋友是可以直接喝到断片的程度...

其实,之前叶舒华也经常和队友们一起喝酒,节目上也被队友爆料,喝醉后很可爱。

这也不是第一次抓到,在韩务工的喝酒系美女了,之前韩素希也经常被经纪人拍到醉酒现场。

but,让大人震惊的是,韩国这个工作强度+醉酒断片,每每出现在镜头前基本上人均再出现的时候还是超nice的营业状态,这真的合理吗。

要知道,大人这个工作强度就已经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强撑着上班了罢了...

但凡遇上个调休、加班、通宵、临时变动。

一整个两眼无光、一夜无眠,梦里许愿都是期待明天早上有意外的小行星降临。

和朋友约饭约了三周,最终还是败在了要出门这一步...出门5min,需要休息2h。

看着咱爸妈那一辈,30岁的时候精力充沛,我们直接从清澈愚蠢大学生无缝切换年迈老人。

不过说实话,真不是咱这一辈人变懒了...很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这种病也并非少数,据统计,全球至少有1700w人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多集中在20~50岁的中青年,而且大多数人长时间处于这种病征中。

「20~50岁」、「疲劳」...就是说,光着听着名字就已经开始对号入座了,感觉是为咱量身定制的病。

so,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你到底是不是慢性疲劳,为啥咱们有空闲时间还是缓解不了疲惫感,还是累到不行?!

>>>

你是真·慢性疲劳了吗?

咱先来说,临床上的3个关键症状,同学们先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

首先,持续3~6个月感到疲劳,且难以缓解。

其次,还会伴随着低热或淋巴结肿大,或其他系统的紊乱或损伤,比如脱发、失眠、体重急速增减、厌食、腹泻等。

最后,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越来越差,性格暴躁,感觉干什么事都力不从心。

一定要同时满足以上3点,才能算作慢性疲劳综合征。

只有其中几个症状的同学可能只是单纯的劳累、疲惫,或者心理压力有点大。

还是感觉有点抽象的同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

同学们可以出去选择合适的时间出门散步,如果散步30min就开始感觉到疲惫,就是轻度疲劳。

如果疲惫的同时,还有心悸、腿痛等症状,则疲劳程度就比较严重了,很可能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同时,需要休息的时间越长,身体的疲惫程度越高。

but,咱们肯定也不是一天24h永不停歇的工作狂。

空余时间也是会找点轻松娱乐的项目,甚至在带薪拉屎的时候抓紧时间还会刷刷视频。

为啥这一天天下来,还是感觉那么累?

>>>

累上加累,放松方式选错了?!

我们感觉状态难恢复,不一定是工作buff叠太多,也可能是放松方式选错了。

# 大餐奖励

如果说项目结束或者突然收到了一笔奖金,大家第一反应是啥?!

大人第一感觉就是必须要聚一聚,大吃一顿...

but,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吃之前、吃的过程都感觉无比舒畅,吃完了却有点说不上的空虚、莫名emo...

其实,这种高糖高油脂的大餐本质上很难缓解我们累积的压力。

实验也证明,长期深陷这样的饮食习惯反而会潜移默化地增加负面情绪。

近日,浙江大学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基于14w人的数据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长期食用油炸食品、尤其是油炸土豆(薯条是重点),与焦虑和抑郁风险升高有关。

这主要因为油炸食品中含有的丙烯酰胺,其会扰乱脂质物质之间的转化,进而影响神经系统。

国外一项为期28天的研究中也显示,与高蛋白质低糖饮食相比,高糖和过加工食物更容易导致抑郁和疲劳。

so,咱们就是说,偶尔奖励一顿倒是没啥问题,但是长期这样的饮食习惯反而会让人越陷越深。

# 上班摸鱼

英国的心理学家把护士作为研究目标,测试她们对工作疲惫度的感知。

结果发现,最不容易感到疲惫的护士,不是那些体力活做得最少的,也不是那些主观认为工作轻松的。

而是那些觉得自己能掌控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最大满足感的。

简单点来说,“不想干还得干”的情绪会让人感到格外的疲惫。

反而沉浸于工作,不再为工作做思想和情绪上的消耗的时候,最不容易感到疲惫。

而一边偷偷摸鱼一边半真半假地工作,在“想摸鱼”和“必须工作”之间思想斗争更容易加重这种疲惫感。

一整天下来,有一种在微信、微博、抖音、word里手忙脚乱的感觉,会感觉累上加累。

so,大人感觉倒不是不能摸鱼,毕竟同为打工人,谁还能上班时间不开点小差。

建议大家有个先后顺序,ddl压线的时候「先干活后摸鱼」,不慌不忙的时候可以「先摸鱼后干活」

把工作最好集中在一个时间内,高效完成,既有成就感,又减轻疲惫感。

# 及时满足的行为

咱们可以把情绪当成一个天平,左边是焦虑感、疲惫等负面情绪,右边是快感、幸福等正面情绪,正常情况下是持平的。

当我们负面情绪过多感到疲惫的时候,大脑会努力协调,增加正面情绪。

但由于疲劳感的长期积累过多,我们会开始更倾向于选择短期的、容易获得的、价值较低的奖励,保证迅速达到平衡。

大脑就会误解这个信号:休息=不费脑子=刷手机=打游戏...

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毫不费力的事情都在加速我们的活力消耗,但增加的快感只是一瞬间的、短暂的。

这就会导致,活力消耗殆尽,最后只剩下负面情绪。

最典型的就是特种兵旅行。

出发的时候:开心自由;旅行的时候:开心自由;回到工作:后悔,半条命没了...

理论上说,只要得到充足的休息,就能再次恢复这个平衡,最有效的充足、优质的睡眠。

所以说,比起下班回家瘫着打游戏、刷视频,大人更建议大家早点睡。

另外,同学们做一些提高自己活力上限的运动。

例如爬楼梯上楼、玩健身环之类的运动体感游戏、跟朋友逛街聊天、遛狗、做家务、随便地走来走去(排名分先后

...

这些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活力,不仅是为了缓解工作带来的“精神损失”。

更是为了我们空余的时候还有力气和朋友聚聚,退休的时候还能自由地旅行。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
作者最近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