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特约作者 | 温世君
编辑 | 郭一非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7月至今,港股四个交易日先涨后跌。6日,恒生指数单日跌幅高达 3.02%,迅速下探至19000点关口之下。
虽然有机构喊出港股2023年下半年“不会再跑输”,明年上半年“目标23000点”,但当下这个起跑略显踉跄。
现在的股市不好吗?大多数市场其实还不错。
纵观全球,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日股,甚至中国台湾、欧洲的市场都在2023年上半年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同期来看,中国内地市场的上证综指也积累了3%的涨幅,虽表现平淡,但聊以慰藉。
图:2023年上半年世界市场部分指数涨跌情况(以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收盘指数为基准)。数据来源:Wind,作者绘制。
但港股这边的风景却略显冷清。
6月30日,虽然小鹏汽车、蔚来等多个新能源标杆股票贡献了一定的涨幅“正能量”,但恒生指数收盘依然下跌0.09%,报收18916.43点,正式为2023年上半年的港股市场画上句号。
从2023年1月3日也即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收盘指数为基准,截止6月30日,恒生指数上半年下跌6.1%,恒生综合指数下跌6.7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6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5.99%。
是谁拖累了港股?
科技股引擎熄火
港股的世纪牛市距离今天并不遥远。
2018年,港交所新版《主板上市规则》生效,允许中国内地新经济公司在港二次上市,保留VIE构架(简言之就是境外上市实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运营实体)和“同股不同权”。
2019年,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创当年全球最大规模IPO。2020年之后,网易、京东、新东方(今年已更名为“东方甄选”)、百度、携程、微博、蔚来……在美上市的一众中概股,也纷纷回归港交所。
此时,即便在疫情之下,港股“流金”涌动,依然如潮水。
图:以2019年7月1日指数为0点,至2023年6月30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综合指数走势情况。来源:Wind
2020年底,港交所任期最长,多达11年的行政总裁,也是一手推动新版《主板上市规则》落地的李小加正式卸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这么大年纪了,接下来想自己干点事,看看能否尝试不打工了。”
时也命也。站在今天看,他的急流勇退几乎“卡点”。在他卸任后不久,次年2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上探到10694.68点的峰值。
随后,监管、市场、信心等多重因素下,这个指数开始一路起伏下滑。2022年10月24日,恒生科技指数下探至2801.99点,较一年多之前的峰值,下跌73.8%。港股过山车,名不虚传。
2023年,监管方面开始不断释放利好消息。1月初,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公开表示,2020年11月以来,蚂蚁集团等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市场已经砸出这样的“深坑”,但科技公司业绩、技术、概念方面乏善可陈,并没有历史性的突破,叠加中美博弈等宏观背景,当下港股科技股的信心、行情的修复,仍缺乏有效的驱动力。
图:恒生科技指数股2023年上半年涨跌情况,市值为2023年收盘市值。数据来源:Wind,作者绘制。
2023年上半年,恒生科技指数30家成份股,收涨的只有10家。30家成份股中市值前五名的,只有腾讯控股一家上半年收涨5.27%。
新能源车在上半年有一波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涨幅最大的是理想汽车,上半年收涨76.43%,但其2800多亿港元的总市值,相对于30家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合并9.36万亿港元的总市值(6月30日收盘),带动能量依然有限。
地产股的挣扎
当然,弱市也不乏强手。
在地缘政治、能源供应、汇率等多重因素下,能源类股票涨幅明显。中国石油上半年涨幅58.54%,领涨81家恒生指数成份股。此外,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国神华三家央企的涨幅,分别为27.08%、19.58%以及19.42%。
这些能源类公司总市值不小,如果没有它们在上半年较为有力提振了恒生指数的“水位”,或许指数会更加难看。81家恒生指数成份股中,上半年下跌个股多达55家。其中,碧桂园服务(物业板块)下跌45.41%领跌,其背靠的母公司碧桂园,则下跌40.5%倒数第二。
2023年3月1日,41岁的杨惠妍接替父亲杨国强,出任碧桂园主席,酝酿多年的接班计划正式落地。但迎接这位新掌门的,却是公司上市16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2023年4月,碧桂园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全年净利润亏损29.62亿元, 2021年则盈利267.97亿元。
虽然在2022年碧桂园在全市场发行了“近人民币百亿元直接融资”,获得了“超十家银行逾人民币3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支持”,属于为数不多的没有债务违约的民营房企。但截止年末,碧桂园已预售面积依然高达8380万平米,但已竣工未交付面积只有400万平方米。
现在,碧桂园对外喊出的“保交付、保资产、保安全、保信用”,绝不是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压力。
但碧桂园的境遇,其实是当下中国房地产公司的普遍现象。
如果把观察范围扩大到包含528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恒生综合指数,地产股的艰难挣扎更为明显。恒生综合指数中包含的65家地产公司,多达55家上半年处于跌势。
其中,不乏“浓眉大眼”千亿港元市值的地产巨头:万科下跌33.42%,龙湖下跌21.65%,中海下跌15.12%,九龙仓下跌12.82%……
甚至分红的策略也不再奏效:即便2022年万科给出了7.87%、龙湖给出了6.5%的高股息率,依然难以扭转股价的疲软走势。
图:2023年上半年股价下跌的55家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地产公司(跌幅序)。数据来源:Wind,作者绘制。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稳定唇亡齿寒,我们不希望再走日本泡沫破裂、资产价格崩塌,用数十年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险路。
政策调控、经济周期、人口走势,房地产行业眼下仍旧压力重重,未见回暖。但问题的关键是整个市场信心的修复——居民对于预期收入的信心,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信心,投资者对股价的信心。
借机私有化、退市常态化
市场低迷,对于希望私有化的企业来说是个机会,这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把上市公司买回来。
2022年全年,港股共有15家公司实现私有化退市。但2023年仅上半年,就有12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私有化退市公告。截止6月30日,已有三家公司完成私有化,包括江南集团、寰亚传媒、金利丰金融。
以江南集团为例,这家位于无锡的电缆制造企业2012年于港股上市,2016年股价峰值时,市值曾经一度高达59.14亿港元。但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只有0.2港元,总市值不过12.3亿港元。
正如江南集团在公告中称,退市的原因是“流通量较低”,股价“变现欠佳”,但维持上市公司地位“需要高额的合规成本”,而且 “目前的上市平台不再足以作为其长远发展的资金来源”。公司甚至直言,“股份表现欠佳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口碑、对其业务以及员工士气造成不利影响”。
上市时爱之深,退市时恨之切。毕竟港股市场马太效应明显,资金聚集在头部上市公司,一些中尾部的企业与其沦为“仙股”,还要承担持续上市费用成本,不如及早退场。更重要的是,A股注册制的大门已经打开,且两地市场依然存在估值溢价,港股私有化之后,再择机A股上市,也是私有化的一个重要动机。
6月27日,达利食品发布溢价37.87 %的拟私有化公告,其理由同样是“股价低迷,募资有限”。相较于1月3日487.5亿元的总市值,达利食品在公告私有化前一天,市值已跌至372.48亿元。
虽然达利食品在回答媒体采访时称“公司目前没有 A 股上市计划”。但其业绩较为稳定,选择在股价相对低迷时私有化,实控人和管理层必有更系统性和长远的考量。可以判断,这家一度错过A股消费股行情的食品企业,未来回A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图:2023年上半年港股退市、私有化公司一览。数据来源:Wind,作者绘制。
私有化之外,更多的退市也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从数据上看,港股退市公司从2018年的4家,迅速增加到2022年47家。2023年上半年,港股被动退市公司也已达到21家。
退市名单中,既有中国忠旺这样折戟的大鳄,新力控股集团这样回天乏力的地产企业,也不乏南岸集团、环球智能控股这样的老牌壳股。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源自港股“炒壳”、“借壳”的价值空间变得有限。2018年8月,港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除牌”条文生效。2019年7月,港交所发布《有关借壳上市及其他壳股活动等咨询总结》,直指“借壳”上市盛行,港股“壳价”大跌。
有人说股市,特别是对港股而言,水至清则无鱼,但这无疑是短视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港股已经成为世界头部的交易市场,短期的市场震荡放在时代的长河中微不足道。市场本是无形的,一笔一笔的交易才构成了市场。无论多空,所有市场的交易者都愿意张开双臂,欢迎一个更加健康、规范的市场。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