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不哭的孩子倒得不到关照,这是管理中的一种不公平。
员工为什么而哭?所谓不平则鸣,哭是员工对组织强烈不满的表现。员工的个体反应就像天平的指针,晃动就是在提示企业的问题,让管理层可以酌情调整。
哭既可以是一种传播消极情绪的伤害,还可以是一种传达员工信息的良性诉求,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处理。
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区分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如同医生区分肿瘤的良性还是恶性一样。而后,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
积极的就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或经济效益,应该被认真对待。
分为三大类
1.为流程不合理、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而哭。
其出发点最终还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的哭应称为合理化建议,它是积极的,应该鼓励和支持。甚至还应对我们的部分流程或责权重新审视,合理修正。
2.为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政治环境而哭。
这时大部分是属于积极的。如果涉及到改善某个人的工作环境或生产环境的,在知道它的合理性后,作为公司应考虑是否有其他人的情况与之类似,一并考虑在其中,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3.纯粹为个人私利而哭。
这是种消极的行为,一般可以置之不理。
管理者的姿态:准确判断
公平对待高层领导往往很喜欢听到一些来源于下面的信息,但“姿势”稍有不对,就会给员工造成“会哭的小孩有隐吃”的假象。要改变它只能从高层自身做起,处理事情真正做到公平合理。
1.主动管理,将问题扼杀在严重后果发生之前。
如果小孩哭了再给糖,这样的事情多了,会有两种后果:小孩会利用哭索取不该得到的奖赏;小孩会失去积极性。
2.准确的判断力,了解真实的情况。
准确的判断不是天生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考察。这有赖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领导与员工的沟通以及员工内部的团队合作。
如果管理者自身不善于思考,或者说对自己企业内部情况没有做到全面掌控,就会对员工的嚷嚷难以作出评估,无法拿出好的办法。
3.坚持在制度面的人人平等,在绩效面前赏罚分明。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非常理想化的了,但事实往往不尽如意。有很多的领导在遇到“爱哭的孩子”时,为了平息事事端,就丢”块糖吃" 。明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出于个人能力及性格等种种原因,则采用了这种息事宁人的临时方法。
控制和管理好积极的哭闹的下属,可以在给予糖果的同时,相对提高对其的要求。对消极哭闹,可以置之不理,甚至可以旁敲侧击进行警告。
员工的姿态:不是哭出来而应该说出来
有能力也要会表现才行。你不哭谁知道你想要呢?你不哭谁知道你想要什么呢?你不哭谁知道你究竟有多想要呢?所以还是要哭。但要注意,会哭的小孩有糖吃,关键在于个“会” 字。说白了,就是要看人,看事,看火候还要看方法。
看人――哭要找对人,这个人要能为你传达心意或者能直接拍板做决定。
看事――不为一己私利而哭。
看火候――事前哭好过事后哭,毕竟,“事后诸葛亮” 不招人待见。
看方法――最好是说出来,而不是哭出来。语气决定表达的整体腔调,有话好好说,尽量不大声嚷嚷,不捣乱。
正在浏览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