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媛 郭晶 邵悦
记 者 陈晨 实习生 高雪
“丁老师,又有一封乌鲁木齐的信,这个月第二封!”昨天上午,广陵区曲江街道玺园社区老党员丁春浩的家门再次被邮递员敲响。丁老看了看信封,乐呵呵地说:“这个学生,我在1985年教过他!”
这名学生是乌鲁木齐的沈天顺,当年在丁春浩的培养下考上了名校,现在当地水利工程公司任职。多年来一直和丁老师书信往来,不忘教育之恩。
丁春浩这些年不断收到五湖四海的学生寄来的书信,一个月有三四封。为什么老人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这还得从丁春浩59年前的支教生涯说起。
1963年,19岁的丁春浩师范毕业,主动申请支援边疆,从此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了22年,先后在伊犁的塔城、奎屯等地担任中小学老师,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
“那时候条件艰苦,一个个土坯堆起来,再蒙上牛皮,一间教室就算完工了。”丁春浩回忆,他从教的第一所学校,是位于国境线附近的伊犁州塔城买海因小学,六个年级,50多名学生,4个老师,只能采用复式教学。“前半节课给三年级讲,后半节就开始上一年级的课。”谈起支教往事,丁春浩不能忘怀。
买海因小学实行寄宿制,学生周六回家,周日返校。“小学旁边有条河,从雪山上融化的河水,即便在夏天也是冰冷彻骨。”丁春浩说,河水漫过膝盖,十分湍急,因为没有桥,他便和学校的老师一起背学生过河,“当时仗着年轻,裤管一撸就下河了。”
后来,丁春浩从塔城调到奎屯,开始教高中政治,一边教学一边自学,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
“高考恢复以后,班上的毕业生不少都考上了大学。”丁春浩说,正因为恢复高考,再加上援疆教师的指导,许多孩子才有机会走向更高的舞台,人生也从此改变。
这么多年过去了,丁老一直保存着学生们寄来的信件。
“这些信不仅代表着我的过去,也写满了学生们的未来。每当看见这些信,我就觉得我和学生们还在一起。”丁春浩说。
(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