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国产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人们纷纷表示“中国航母喜迎三胎”,“福建舰”也是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艘弹射型航母,既标志着中国航母设计建设走向独立,也标志着中国海军向着深蓝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每每这时,耳边总会响起已故教授艾跃进的这句名言,他用最直白、最振聋发聩的话语告诉我们,维护正义的基础是实力,外交的最终护盾是国防。
第三艘航母的下水,无疑是国家实力的又一次“亮剑”,它守护着这个国家的尊严与真理,而航母的背后,展现的也是中国海军的命运,海军命运的背后,则直接映照了国运与人运。
所谓“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一百年海军”,回望历史,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第三艘航母,百余年历史,中国海军承受了太多的悲壮与苦难。
今天,我们回顾下中国海军跌宕起伏的辛酸历程,以及那些历史中的人和事,他们值得被铭记。
清末,那场屈辱的海战
没有人会忘记近代的中国经历了什么,也不会有人忽略那段硝烟漫天、血肉横飞、灰暗的、恐惧的、屈辱的岁月。
时间拨回到1895年2月11日深夜,山东威海卫刘公岛,北洋水师丁汝昌提笔给李鸿章写了一封绝笔信,一边写,眼泪一边砸在信纸上。
“吾虽决意与舰同归于尽,然人心溃乱,大势已去矣。”
放下笔,丁汝昌砸碎了自己的提督印,端起桌子上已经准备好的泡着鸦片的酒,一饮而尽。
而在他之前,北洋水师中的诸多高级将领,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自杀殉国。
定远号管带刘步蟾在炸沉军舰后,吞食鸦片自尽,践行了他自己战前的誓言——“苟丧舰,必自裁”;
镇远号继任管带杨用霖拒绝与日军接洽投降,他高声诵读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步返回舰舱,随后用手枪从口中自击殉国;
扬威号管带林履中,在船身中弹起火即将沉没之时,他让舰上官兵跳到其他舰上,自己则拒绝营救,毅然蹈海殉国。
……
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真实一幕,在舰船装备落后于敌的情况下,一国高级将领竟以集体殉国的方式,来捍卫军人的荣誉和国家的尊严,这在世界海战史中都极为罕见。
可悲可叹!
作为中国建立的第一支近现代化海军舰队,也被誉为亚洲最强大的水师,北洋水师在屈辱和不甘中覆灭。
自此,中国现代化海防十余年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刚刚萌芽的中国海军也被打入了命运的低谷。
但这还不是中国海军最艰难的时刻,40年后,一场更大的浩劫再次席卷了这个本就羸弱的国家和其海防事业。
一场悲壮的海战,虽死犹荣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
为了防止日本海军沿长江入海口长驱直入威胁侧翼的70万陆军,中国海军奉命在长江口堵截日军舰队,江阴海战就此打响。
可这场仗打得了吗?
日本拥有285艘舰船,是我们的2倍,总排量超过120万吨,是我们的20倍,官兵数量也是我们的6倍之多。
毫无疑问,正面硬碰硬绝无成功的可能,但日本海军沿江而上的目的必须阻止,决不能让他们威胁到身后70万陆军兄弟,怎么办?自沉!
要知道,这是甲午海战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对外大型动员。当中国海军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奉命集合在江阴时,海军全体官兵皆怀高亢斗志,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可这些满怀热血的海军将士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将执行的命令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国海军军舰集体自沉。
正面对决毫无胜算,长江水道又必须封锁,万般无奈下,海军不得不采取沉船封江的策略,以此来阻止日军舰队沿长江西进。
截止到1937年9月25日,江阴附近江面一共自沉军舰与商轮43艘,合计吨位63800余吨,剩下的几艘军舰则在随后的江阴海战中受到日本海空军的联合打击,损失殆尽。
虽然当时的国力羸弱,但一国海军竟然沦落到用自沉的方式来保卫自己的国土,何其悲壮!
海战过程则更是惨烈,108天的时间里,第一、第二舰队死守江阴封锁线,但由于缺乏防控火力,又没有空中掩护,在日军航空母舰上百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下,“平海”舰、“逸仙”舰、“健康”舰等主力战舰先后被击沉。
但整个过程中,中国海军仍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勇气,几乎每一艘舰艇都在与敌血战后壮烈殉国,海军将士死伤枕藉,连当时的海军部次长陈季良中将都血洒战舰。
德国顾问法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
美国《密勒氏评论报》评价说:“中国海军军人特具的性格、所表现的沉着英勇和誓死牺牲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破釜沉舟的做法,这是值得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效仿的。”
最终,中国海军以第一、第二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百余天,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而中国海军也在这一战之后名存实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舰几乎很少与敌舰正面对决,更多的是遭遇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这时候,航母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可早在1928年,时任海军署长的陈绍宽就亲笔撰写了《条陈扩充海军呈文》,提出了建设发展海军的若干建议,其中,有这么一条:
“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
遗憾的是,这份呈文没有得到当局的重视,直到抗战胜利,陈绍宽的航母梦也没能实现。
他踮起脚尖,只为再多看一眼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海军可谓是在“一穷二白”中重新起步,除了接收起义官兵的军舰外,还剩下少量的浅水炮艇,再就是一些渔船。
海军博物馆里那张《萧劲光登刘公岛》油画,就是人民海军创建之初一穷二白的真实写照。
1950年,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视察刘公岛海防建设的时候,由于海军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军舰可以用,只好租用了当地渔民的一条渔船。
渔民困惑地问他,“你不是海军司令吗?堂堂的海军司令竟然要租我的渔船去视察?”
说者无意,但深深地刺痛了萧劲光的心,他没有作答,转身对随行参谋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至于推动航母梦的实现,更多的还要从我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刘华清说起。
刘华清将军是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航母梦的标志性人物,他一生力主要建造中国自己的航母,在我国航母立项那天,他一句“好好好,就算是我走了,我也放心了”,更是让所有人心中为之一颤。
但这背后的艰辛,恐怕也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
2017年中国海军68周年纪念日特别直播中,“局座”张召忠在谈到中国海军发展时失声痛哭,道出了那些年里的隐忍与无奈:“受了多少窝囊气才能有今天,好多人都排挤海军,就更不用说海军出去讲什么航空母舰了。
我曾经几次奉刘华清司令的指示,代表海军讲航空母舰,去了之后发言稿都准备好了,人家说不让讲。
‘你们海军以后不要再讲航空母舰,什么毛病,怎么出来讲就讲航空母舰呢,要那个干什么呀,哪有钱造啊。’
到处受气,回来我跟司令讲,他就瞪着我,他一直搞科研的,他说不让讲就别讲了。
海军司令没有办法,就这样,海军忍耐了十几年。海军太吃钱,就那么点军费,一个蛋糕让你海军一弄全没了,所以海军在那段时间连一艘护卫舰都造不出来,没有船,腿走不远,飞机出不去,胳膊短,越南深知中国的反应,一年占了我们十几个岛,我们没有任何反应,继续占……”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位海军少将委屈到落泪,这背后的辛酸可想而知,更令人心疼的还有那张将军踮起脚尖看美军装备的照片。1980年5月15日,刘华清率团访美,先后参观了“小鹰”号和“突击者”号航空母舰。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的航空母舰,64岁的他几乎走遍了航母的每个操作室,就是希望能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
然而,美方以保密为由,不让他触碰仪器,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他踮起了脚、前倾着上身……投过去的眼神里,是强烈的渴望和期盼。
有人说,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泪眼婆娑,仿佛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子看到别人的新玩具那样充满了好奇和羡慕。
而更令我感到难受的是,如果国家实力不够强大,一个士兵就能让一国将军止步远观……
这次参观给刘华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就是在这次参观后,建造航母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他直言:“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临终前,刘华清给了自己这样一段评价:
“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了。”
可以说,刘将军一生无愧,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没能等到中国开启航母时代的那一天。
2011年1月14日,一生牵挂航母的刘将军永久地闭上了眼睛,2012年7月16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海。
而今,山河已无恙,英雄可瞑目。
将军,咱们再也不用踮起脚看别人的了,将军,您看到了吗?
“航母无用论”可休矣
这几年,随着我国三艘航母的相继下水,也有一些其他观点发酵起来。
比如,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建造航母和后期的维护会花费巨资,是“劳民伤财”,有人开始竭力渲染“航母无用论”。
可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崛起和衰落,往往会最先从海军实力上得到体现。
于航母而言,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因为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有这个资金和技术,它也并不一定在战争期间才发挥作用,有时候只要放在那,每个月出海训练一次,就能对那些有着不轨心思的人起到震慑作用,就能把不必要的冲突扼杀在摇篮当中。
一句话,它可以暂时不用,但你不能一直没有。
往近了说,过去这二三十年里,我们因没有航母而吃的亏还少吗?
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居然可以被别人捏造一个借口就登门入室随意翻查,受尽了屈辱。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损失,更是国家的耻辱,当时中国政府代表、中方检查组负责人沙祖康连用了17个“窝囊”来发泄悲愤的心情。
为什么美国敢如此蛮横无理,不就是认准了我们还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吗。
还有后来的“台海危机”,当时的中国海军面对八万吨级的美国航母根本没有招架之力,没办法,只能任由美国的航母舰队在台湾海峡耀武扬威。
包括后来的“南海撞机”事件,虽然事件最终在美国含糊其辞的道歉中解决,但在这场军事实力和政治较量的对抗中,我们深感憋屈,81192和他的驾驶员王伟再也无法返航。
不要忘记,王伟的遗物里还有一幅名为“夙愿”的油画,画面中,一名飞行员驾驶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他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国航母和舰载机的期待。
只可惜,他没能等到夙愿实现的那一天,就消逝在茫茫大海之中。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没有航母,没有远洋作战能力,没有足够的国防实力,就会有人到你面前耀武扬威,就会有人敢去试探你的底线,就有可能造成悲剧的发生。
百年前的屈辱绝不能再现!这就是我们建造航母的意义。
正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言:“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国家还没有统一,我们一定是要针对我们在完成统一过程中要干扰我们的、要介入的力量,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装备。”
“航母无用论”可休矣!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有志者,不负韶华。
从屈辱到奋起,从苦难到辉煌,今天的中国海军,做到了向海图强,寸海不让!
当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忘记英雄。
如果可以,多希望刘华清将军能在我们自己的航母指挥室中留下一张面带欣慰的照片,再也不必踮起脚尖;
如果可以,多希望沙祖康先生能够义正辞严地驳回他们的无理要求,让“银河号”自由的航行在大海上,心里不再觉得憋屈和窝囊;
如果可以,多希望清空的甲板上,81192和他的英雄驾驶员能够顺利返航,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在等你归来。
最后,借用清末海军名将萨镇冰的一句诗作为结语: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致敬英雄,祝福海军。
参考资料:[1]. 《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我们不能忘记他!》 北洋之家[2]. 《没有航母的民国悲剧: 抗日战争江阴海战一役, 中国海军全军覆没》东方网
排版 | 木口
审校 | 一 一 主编 | 孙允广正和岛新媒体(ID:zhenghedao)面向中国商界决策者的新媒体,解析商界大势,聚焦商业价值,助力企业家持续成功,让新商业文明的曙光温暖世界。关注正和岛,和280万企业家、管理者一起,看透商界大势与大事。《任正非:面子是给狗吃的》《马化腾凌晨4点看产品,马云一年飞行1000小时:成年人的牛逼谈何容易》《王林:此次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倒逼》《张瑞敏,自以为非》▲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