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声景”:在200米高空的美术馆聆听声音

tc 2022-6-28 76

近日,“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在200米高空的南京金鹰美术馆举行,展览通过跨越学科与媒介的作品,让观众体验和思考感知世界的基本媒介――声音,对由声景所串联的世界产生更多了解。金鹰美术馆也旨在通过此次展览,呈现南京城市更多样的图景,为本土的文化实验与艺术行动注入更多能量。“我们策划了这个展览,期望是可以持续开展的,即邀请各个门类的设计中创新性的运用声音媒介的作品,”策展人鲁安东对澎湃新闻说道。

展览的名称“万籁”意指声景的宇宙。策展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声学媒体实验室主任鲁安东介绍道,“声音构成了未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一座可能的桥梁,而设计则为这座桥梁提供了关键的蓝图。”此次展览的参展作品涵盖范围从宇宙空间的音信、山谷巨构的鸣响到城市檐下的低语。它们将共同呈现声景设计这一前沿设计领域的无限可能,及其带来的对传统设计形式、思维和工具的挑战。

“万籁”展览现场,图片由金鹰美术馆提供

“声音是一种媒介,背后是人的一种生理机能,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声音几乎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元媒介。未来科技与人文不应只是抽象的关系,而是具体地精确到身体的,因此声音必然会成为其中重要的桥梁之一。”鲁安东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世界诉诸听觉而被体验到的风景即为声景,它是一种声音意义上的风景。不同于视觉意义上的风景,声景更加带有内向性,指向人的内心世界与审美体验。声景设计需要建筑学、景观学、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并且需要来自设计、工程、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专家之间的协同。

“万籁”展览现场,图片由金鹰美术馆提供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研究团队和LanD Studio、朱育帆工作室、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OPEN建筑事务所、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等设计团队,也得到了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苏州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组织机构的支持。参展作品跨越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设计、音乐科技、公共艺术等声景设计类别,连接着诸多学科领域。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鲁安东表示,“万籁”展览的契机是源于在苏州常熟“声谷”创办的声学媒体实验室,“简单来说是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模式,开展科技、人文与艺术设计的深度交叉。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万籁’艺术家驻地计划等等,目标都是让声音科技成为艺术设计的内核与驱动力。”鲁安东说道,“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展览,期望是可以持续开展的,即邀请各个门类的设计中创新性的运用声音媒介的作品,放在一起展示,突破常规的设计门类分野,互相启发。”

《宇宙八音盒》-邱艺芸、李子晋、师丹青、崔楚宜、刘兆蕤、杨大卫、陈冰冰、张嘉伟

在展览中,由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联合创作的作品《宇宙八音盒―Cosmusica》是一件“实现人与宇宙在声音层面上实时互动”的新乐器,通过将宇宙各方向的波数据转化为人可以感知的声音形态,它旨在让观众具有看到和听见宇宙交响曲的能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育帆带领团队创作的《一幡风顺》声景装置位于九寨沟口的林卡(园林)内,是九寨沟震后修复的一部分。它将陡峭山崖夹出的沟底周围隐藏着的自然运动显现为天籁与人籁交汇的声景,契合了藏族宗教空间的自然主义传统,也为受伤的土地和心灵带来慰藉。

《山谷音乐厅》片段(01:59)

山谷音乐厅

来自李虎与黄文菁创始的OPEN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山谷音乐厅》通过巨幅影像,将身处山谷自然环境的建筑再现于展厅。

山谷音乐厅位于距北京市区约两小时车程的河北承德金山岭,如同一块来自远古的巨石,降落在可远眺长城的山谷底部。这是一座由声音出发、由内而外雕刻而成的建筑,建筑师希望人们可以“看到”声音的形状,或者“听到”寂静的声响。建筑包含一个半室外音乐厅、几处面向山谷的观景平台、一个朝向草坡的室外舞台和音乐家工作室等少量室内空间。音乐厅中朝向天空和山峦的开洞,不仅是建筑的――将光线和风景一道引入空间中,更是声学的――它们承载着了吸声的作用,其大小和形状经过严谨的声学计算,与折叠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的反声面一起,为演出呈现最佳的音响效果。

《檐下耳语》窦平平

“倾听”并不局限于宇宙之大、自然之盛,它同样可以发生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沾染着烟火气息。展览中,LanD Studio创始人窦平平用作品《檐下耳语》展示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声景”基础设施设计。在散布于城市中的“文学屋檐”下小憩,文学之声如同耳畔低语,起身离开,声音便随之消失。这些“文学屋檐”点缀着一条条不同主题的文学小路,同时也是线上多媒体内容与线下文学场所的交互锚点。

《秦淮音河24小时》片段

《秦淮音河24小时》-南京声音地图小组

在展览的结束,来自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的作品《秦淮音河24小时》以贯穿了南京不同城区与时代的城市母亲河――秦淮河为叙事主线,将空间上的秦淮河流域与时间上的南京市民24小时生活相对映,形成一次漫游河上、夜入长江的听觉旅行。

与上述“体验型”作品平行的,还有两件“思辨型”作品,它们更加关注声景设计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在《聆听的方法》这一作品中,由声音艺术家殷漪与建筑师庄慎联合创建的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用三个研究型设计项目,系统地探索了从听觉和声音的维度进行空间营造的工作方法。而抵达出口之前,观众会穿过由策展人鲁安东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合作设计的《三声庭》,倾听三个声音对听觉的未来意义的发问――从“世界以声音之形显现于我之前”到“创造声、赋形声、想象声”,再到“我听故我在”。声的演化是走向无限的创造还是对人主体的重构?这是策展人通过《三声庭》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三声庭》片段

鲁安东殷漪合作《三声庭》

“‘我听故我在’当然是在致敬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但也是想探讨数字时代的声音媒介。”鲁安东在采访中对于自己的这件作品解释道,“声音具有一种生理性特征,它指向人的意识。在‘听见’的那一刻,在‘听’着的那个我也被唤醒了。因此在数字时代日益强大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中,‘听’具有一种让自我意识凸显的可能性,在无边无际的虚拟世界中,在某个时间,‘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得到锁定。”此外,这件作品也包含了建筑师与呆呆艺术家的合作。在鲁安东看来,“建筑这个学科的核心是塑造人与其环境生存条件之间的稳定的、支持性的和整合性的关系。当代艺术对建筑的启示在于帮助其理解生存条件,并且发现人应对的可能性。从这点来看,艺术像是不断重回的起点,而建筑则是将其转化为对社会、日常和未来的常规化行动。”

“万籁”展览现场,图片由金鹰美术馆提供

在此次声景设计展中,有不少参展者是建筑专业背景出身,事实上,无形的声音在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所要塑造的一直是‘有我’的场域,现代理论家通常称之为意境。因此,对声音的运用与对实体元素甚至对文学元素的运用,难以完全区分,也没必要准确区分。”鲁安东对澎湃新闻说道,“当然,建筑专业背景的设计者在声音运用方面有某种相似性,他们或许会不自觉地塑造一种以声音为特征的空间场域,例如李虎+黄文菁作品中洞穴般的空腔,或者窦平平作品中的作为微小声场的‘屋檐下’。我想建筑师特别应该探索的是‘声音空间’的新类型。”

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7月31日。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
作者最近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