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13:00 不见不散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里生活,人生中碰到挫败与不顺心都是常事,但内心强大程度不同、心智水平不同的人在应对挫折时,反应完全不一样。
有些人会把挫折当成机会,并通过解决难题收获成长;而有些人则总觉得问题都在别人身上,不顺来源于环境——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有了这种心态的人,他的整个心智模式都非常悲观、阴暗,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与事业,也会给家人、同事、朋友带去阴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产生了这样的负面心理习惯?它有哪些表现?怎样做,才能从心智上真正有效地去除这种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对“推脱自我责任”的上瘾
看不惯别人的成功。总觉得世界不公平,亏待了自己。碰到挫折时,认为责任在环境、在别人。
这些现象,你是不是或多或少在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看到过?没错,之所以我们身边充满了怨天尤人的“受害者”,是因为受害者心态的破坏力极强,它不仅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克服,还会互相影响;更糟糕的是,受害者心态还会“遗传”——如果父母就有上述倾向,那么孩子大概率也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受害者心态。
要想去除受害者心态,我们就得先了解它的本质。事实上,如果你去观察上述三种现象,以及这样的人的思维与行事特点,会发现其共同点是“逃避自身责任,求得短暂心安”。在这样的心智特点下,其行为模式总是在下面这个“习惯性无助圈”中循环。
(图片来源:《韧性成长》)
理解了这个本质的循环,我们就找到了去除受害者心态的关键心智切入点:为自己经历着的困境与问题,负起责任,采取行动。只有拥有自我担当意识,才能借用强大的自我心灵力量,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并逐渐培养起成者自成的阳光心态。
找到“甩锅”的心理源头,唤醒自我责任意识
受害者心态无处不在,即便下定决心想纠正,也会受到外界的持续影响。家人、另一半、朋友等,他们身上的受害者心态也在时时影响我们。
什么时候推卸了自己的责任,还得了好处?
如果想去除这种心理习惯,就得找出这种心态的源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样的心态让自己得利了?
所谓得利,既可以指实际的好处,也可以指情感上的某种满足或放松。举个例子,如果小时候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本来爸妈会狠狠批评我们,但我们却说:“不是我的问题,同学们这次都考得不好,老师的卷子出得实在是太难了!”这么说完之后,发现爸妈接受了这个解释,不骂了,相反还说“你学习辛苦了,给你做好吃的补补”。
这个例子,解释了受害者心态的源头:当我们把责任甩锅给外界却得了好处时,这粒“习得性无助”的种子就被种下了,久而久之,受害者心理就成了心智的原生组成部分。
面向未来,正视自己的责任与自由
理解了受害者心态的源头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的责任。这一步,考验的不是什么高深的技巧,而是真诚的自我审视。它建立在一个认知前提下:作为成年人,你是否认可需要为自己的当下与未来负责?你是否相信自己有为了更好的未来而改变的自由?
这两个问题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说服自己:“从此我得换种心态看世界,再也不能把我自己的问题推给别人了!”为了强化这种认知,我们开发了一个心态转换小公式:
这件事(指过去某种在受害者心态影响下的理解)可能的确存在,但不是我应该关注的,我真正要关注的是,从现在开始,如何解决。
这个公式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与自己、与外界和解,还能让我们放下过去,往前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当下、对未来真正有用的方向上。
比如,看到别人快速升职时,可以这样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别人快速升职,可能是有关系,但这不是我应该关注的。我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让我自己适应在这个单位被赏识、提拔的规律,了解自己有哪些还做得不够,以及我该怎么行动?
别人年纪轻轻就能买学区房,可能是有家里的资助,但这不是我应该关注的。我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选择适合的房产,怎样才能提升收入、节约开支、好好理财,争取早日攒够首付。
类似上面这段自我独白,可以唤醒放弃过去的习惯,慢慢提醒自己:与其纠结在过去某种无法确定的假想上,不如开始做些什么改变并付诸行动。
把想法变为行动,从小事开始优化
拥有这样的意识转变,我们已经在去除受害者心态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把想法落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采取行动。这里的行动,不是马上去干一件大事,而是先从观察自己的受害者心态开始,并从小事上设计行动、持续优化。
观察自己:什么时候最容易推卸责任?
心智的配置与提升,需要建立在客观认知上,去除受害者心态也是如此。我们不应该也没必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是要清醒地观察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容易把责任推给外人、外事、外物。
分享几个实用的小技巧,方便大家观察、记录。
固定时间段做记录:观察本身不用花太多时间,但要形成固定的习惯,比如早上或晚上睡前。
对自己温和、客观:记录时,不用太苛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但也不能放任自己继续这样的心态。
按周进行回顾,寻找自己的规律:记录下来之后,不要只留在本子或电脑里,而是要回顾总结,寻找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将责任推出去的规律。
《韧性成长:终身进益的16个心智升级模型》
找到痛点,从小事开始行动
当找到推卸责任、不敢自我负责的发生规律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如何采取行动来精准克服自己在这些领域的负面心态上。
这一步的关键,是在每一件事情中,找到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比如,我们无法改变的是公司的升职标准和规律,但能改变的是自己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去达到这些标准。为了帮助大家将方法更好地落地,这里也分享几个心得。
找准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我们不可能突然拥有强大的人际圈,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得很有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能力与资源,哪些事情可以被自己改变且对解决痛点是有用的。
最开始的行动不用一蹴而就:拿想升职来说,不用一上来就想做件什么大事,让领导与同事刮目相看。相反,可以先从谦虚地了解领导到底是怎么看自己的开始。
先别着急看最终结果:不用着急或指望用一个小行动改变整件事,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小行动是否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起了作用。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改变,是用客观、温和但持续、较小的行动,来调整自己已经积累很多年的受害者心态。
专注在正面影响力上
史蒂芬·科维的理念,其中有一个心智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一直持续至今,那就是焦虑圈与影响力圈。简单解释一下这个心智模式。
我们的精力,一般只会被分配到“焦虑圈”与“影响力圈”两部分中。
“影响力圈”是能持续滋养自己、鼓励自己,能让人感受到成就感、确定感、幸福感的事,它更多源于自己的内心,比如,做得很成功且被领导肯定的项目、掌握的某一个技能、自己掌控的投资收益率、一件越穿越好看的衣服,以及身边越来越多理解、赏识自己的同事与朋友等。
“焦虑圈”一般是牵扯精力、偏负面的事,它来源于外部,工作累、加班多、物价涨、穿着不好看的衣服、背着过时的名牌包、没完没了的娱乐八卦、讨人厌的上司……都算是“焦虑圈”。
焦虑圈与影响力圈(图片来源:《韧性成长》)
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引导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关注让人焦虑的事,直至被焦虑牵着鼻子走。生活中的累,说到底,就是因为忙忙碌碌,但精力都消耗在“焦虑圈”中,最后身心疲惫,空虚孤独。
反之,如果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关注“影响力圈”里的事,你对自己生活与工作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日子过得越来越平和、精致,在职场上的发展潜力也会越来越好。同时,因为“影响力圈”变得越来越大,你的“焦虑圈”就会越来越小。喜乐平和,自然而然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如果用这个思路来观察“受害者心态”或“习得性无助”的种种行为,你会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掉入了焦虑圈:焦虑圈越来越大,导致自己能掌握的部分越来越少。反过来,如果你观察自己做成的事情,或在某些非常有自信的领域,你都肯定经历过一个自信与掌控感不断积累的过程。
之所以为大家介绍这个模式,就是想让大家基于前面两步,慢慢把各种小行动加总起来,整体上为自己营造一种氛围:我有自由也有能力提升对自己的影响力与掌控感——而这个心态,对解决生活或事业中的大问题至关重要。
这些分享,既是我们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实践后的心得总结,也体现着存在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很多科学规律。希望这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也期待我们一起靠自己强大的内心与外在的务实行动,培养出面对困境与挑战的阳光心态与自我担当。
本文摘编自文娅、仲佳伟著《韧性成长:终身进益的16个心智升级模型》,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9月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END -想要学点心理学?
就赶紧关注下面视频号!
支持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