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改变,是关键的变量文/徐珊珊马斯克吐槽过美国经济“糟糕”,油管“广告多”,激光雷达“傻子才用”,甚至特斯拉的车机也得到了一个“拉胯”的使用评价……
副业兼职吐槽的马斯克,最近又把目光投向了混动技术。
在上周末的一条推文回复中,马斯克直言不讳地说,混动只是一个过渡技术,该是时候放弃混动汽车了。
按照全球碳零排放的目标,纯电动汽车将是四轮交通工具发展的必然形态,一百多岁的发动机终将成为历史的扉页。
马斯克的吐槽看似并无道理,但故事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让马斯克留言回复的正是Tesla Daily栏目主持人罗博・毛雷尔(Rob Maurer)发布的推文。文章大意是:美国新法案对插混(PHEV)汽车的补贴过于宽容,如果通过,将不利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
根据美国国会推出的《2022 年通胀削减法案》的草案,生产拥有7 kWh电池容量的混动车将有资格享受最高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数额较现行法高出一倍以上。
相比之下,美国对纯电动汽车生产采取的税收抵免政策不变。
表面上看,美国打算通过加大补贴力度,鼓励传统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然而,将插混和纯电的补贴线拉齐,对于电池成本更高的纯电车型来说并不公平,更进一步的结果,可能会降低车企生产纯电车型的意愿。
马斯克看不下去,但到底没有diss混动技术落后,只轻描淡写用了一个“过渡”来形容。
混动技术到底落不落后?如果参考《巴黎协定》中“防止全球气温上升超过1.5 摄氏度”的目标,仍有碳排放的混动技术无疑是落后的。
从Climate Action Tracker公布的数据来看,若按照目前的排放轨迹,要实现上述目标其实并不容易。
碳排放“最迟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到2030年减少48%,同时甲烷需减少三分之一。这些数字都要求汽车制造商加入纯电车制造的减排大军。
图片来源:中外对话
几乎全世界都在鼓励汽车制造商生产纯电车型,但“既要”“又要” 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一些车企成了夹在碳零排放与协调经济发展之间的实验品。
一来纯电动汽车全面普及的前提是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彻底解决充电难的痛点;二来纯电车型要使用高能量型的电池,价格却始终下不来。低温环境掉电和高温环境起火也都是待解决的技术课题;三来车身电子零部件越来越多,后续的维保难度不断增加。
美国《2022 年通胀削减法案》草案从侧面反映出了一国政府的妥协。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摸索一条最佳的转型路线,而非孤注一掷全押纯电。
今年6月,国内插混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1.9万辆,同比增长191.1%,涨幅高过纯电动车。现阶段,混动车有馈电油耗问题,电动车有充电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落后和先进之说,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就像马斯克所说,混动是“过渡技术”,与纯电终将殊途同归。
过渡、选择与改变顾名思义,一辆插混汽车不仅有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还有发动机做动力储备。
燃油车有前驱、后驱和四驱等类型,但在混动车上,发动机和车轮处于解耦的状态,前者通常不直接提供驱动力。
按照发动机和电机的排布形式,插混车主要分为三大类:理想全系采用的串联式混动,长安蓝鲸iDD的并联式混动,以及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DHT、吉利雷神智擎Hi·X等厂商都选择的混联式混动路线。
对一台混动汽车来说,好的发动机就像健康的身体底子,对车的行驶性能至关重要。这是传统车企的制造优势,也是以精工而闻名的日系车执着于混动车的重要原因。
业内一直有一句话,“世界上的混动有两种,一种是丰田,另一种是其他”。丰田最早起家,混动技术路线发展至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肯定。
用“落后”这个词汇来形容,未免太不恰当。事实上,探讨技术的落后与否,没有更深的指导意义。关键在于,车企能否接受市场的变化,并顺应时代趋势做出改变。
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了一则消息,丰田公开警告英国政府,如果后者通过2030年禁售混动新车的法案,丰田未来可能会全面叫停当地工厂的生产。
英国政府之前制定的计划是,到 2040 年,所有新车和货车实现零碳排放,2050 年英国汽车行业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预计今年晚些时候,英国将公布新的法案细则。在这之前,大力发展混动路线的丰田先慌了。在一国政策面前,再没有全球销冠的气势。
如果没有碳零排放的目标驱使,纯电还会是汽车行业唯一的出路吗?也许不会,但这个假设本身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