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随着战事的推进,不断有人员被俘,在乌东战场上,俄军所俘获的乌军人员一部分押解到俄罗斯境内,另一部分,则关押在了顿涅茨克及周边地区。
遇袭的战俘营位于顿涅茨克以南约20公里的叶连诺夫卡镇附近,地区偏远。随着俄乌冲突爆发,这里被当地政府设为编号第112号监区,用做关押马里乌波尔战役中被俘的乌方人员。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透露,战俘营其中一部分人员在遇袭前几天才刚刚转入这里,根据媒体报道,这里关押的主要是亚速钢铁厂之战中,包括“亚速营”在内,放下武器的官兵,此前,他们接受乌克兰指挥系统的命令后投降,终止了亚速钢铁厂的战斗。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在乌东的这次战俘营关押的主要还是以‘亚速营’为主的乌克兰被俘军人。”在此次遭袭击的乌克兰战俘中,一部分来自“亚速营”,“亚速营”早期并非正规军,而是由私人财团资助的极端主义者团体,“亚速营”曾被指控在乌东冲突中犯下诸多起反人类罪行,也因此被冠以“新纳粹主义”的标签。2014年,乌克兰将亚速营收编进入国民警卫队,对抗乌东地区亲俄武装,本次俄乌冲突中,这支队伍因为死守亚速钢铁厂而闻名。此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一大目的,就是使乌克兰“去纳粹化”,此前,俄罗斯最高法院将“亚速营”认定为恐怖组织,也因此,具有“亚速营”身份的战俘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第一步要甄别是不是‘亚速营’,是不是所谓的‘新纳粹‘, 第二步就是所谓的羁押,然后侦查和乌克兰‘亚速营’相关的这些被俘军人的战争行为,最后可能按照俄罗斯的逻辑对他们进行所谓的审判。”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认为,此次遇袭,正是由于战俘营中的“亚速营”激进分子开始招供而引起的。他提出,乌方害怕战俘在审判过程中提供的证据对自己不利,尤其是“亚速营”武装分子,他们提供的证词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北约及乌方政府和领导人。遇袭事件发生前,俄乌双发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战俘交换,6月29日,双方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换,俄方此次交换的主要构成人员为俄军士兵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武装力量士兵,乌方交换的战俘中包括95名亚速钢铁厂守军和43名符合释放条件的“亚速营”士兵。参加交换的所有战俘都是“受伤或严重受伤”的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亚速营’主要军事人员并没有在交换战俘的范围之内,而其他的军事人员一般都是俄乌双方采取了定期交换,通过人道主义谈判方式来解决的。”根据俄方公布的一组画面可以看到,被关押的乌军战俘大部分穿着便装,战俘营固定供应一日三餐,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分配到帮厨或是维修等辅助工作,在这里的每一个被俘人员都会被严格地调查是否犯有战争罪行。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他们实际上在甄别和审判,或者说在被关押的过程之中,基本上享受了普通的被俘军人的待遇,比如说正常的饮食,包括医疗和正常的休息。”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俘营遇袭事件爆发之前,互联网上还出现了一则未经证实的残酷虐待乌克兰战俘的视频。画面上,一个带着帽子的俄方人员用刀具试图阉割一位乌克兰战俘。其实,早些时候,乌克兰已经展开调查关于战俘被关押受到虐待的指控,乌克兰外交部指责俄罗斯非法对待乌克兰战俘并将其用于政治目的,并要求对为乌克兰作战而被俘的外国人给予人道待遇,乌方敦促俄罗斯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规定,包括确定人道主义待遇国际法律标准的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在《日内瓦公约》缔结之前,战俘命运很惨的,在很多国家、很多地区,在很多战争中,战俘往往是会被屠杀的。自从《日内瓦公约》制定以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改进,那么对于战俘怎么对待,怎么处理,他们的权利怎么存在,有关国家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规定。”俄方强调,《日内瓦公约》并不适应于俄乌冲突中的国外雇佣军,6月,一名摩洛哥和两名英国雇佣兵被俘,并被俄方支持的分离主义法庭判处死刑,罪名是“为乌克兰而战”。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在乌克兰的战场上,有几位英国人被逮捕了,俄罗斯说他们是雇佣军,他们不是战俘,英国人跳起来说这就是战俘,他们是在乌克兰军队里边从军的英国裔官兵,必须给他们战俘的待遇。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很关键,谁是战俘,谁是交战方,谁是雇佣军,谁是非法在乌克兰境内进行交战的等。”Part3战俘营遇袭后,根据媒体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高大的屋顶被掀翻,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并有被大火烧过的痕迹。事件发生后,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此次事件是乌方对战俘营的蓄意炮击,现场发现的“海马斯”碎片足以说明一切,但俄方并未公布提取“海马斯”弹片过程中的任何细节。被俄方认定攻击战俘营的“海马斯”火箭炮,是6月份美国向乌克兰援助的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这是一种轮式自行火箭炮,配备2个发射箱,可以携带12枚火箭弹,可发射射程80千米的GPS制导火箭弹,每发弹药价值15万美元。在俄乌战场上,精确的火力覆盖与便捷的机动性让该系统摧毁了大量俄方的弹药库和指挥所,但是美国也对乌方使用该武器进行了限制,即提供减小射程的火箭弹,避免攻击到俄方本土。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它不是传统的火炮,它是电子和互联网信息等都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这个‘海马斯’本身,可以跟空地海的信息站连在一起,对对方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打击。”乌克兰方则认为现场疑点重重,展示出来的“海马斯”碎片是俄方从其它战场上搜集而来,并非此次炮击爆炸的元凶。现场的卫星和其他图像表明,这次袭击只损坏了一栋建筑,甚至都没有炸塌其它建筑物的墙壁,而如果使用海马斯,袭击会在设施周围造成包括陨石坑在内的附带损害。资深媒体人 萨苏:“‘海马斯’火箭爆炸不是这个样子,它应该是在战俘营里面形成一个爆炸效应。会造成比如说战俘营里面的床,战俘营里面的一些设备会被炸坏,那么战俘可能在这个时候也同时受到损伤。但是它并不具备燃爆功能,不会形成现我们现在看到俄罗斯提供的视频,里面全部是燃烧的,而且是它里面的床、设备基本还保存完好,说明它是一种类似于温压弹这样的武器。”一些幸存者对外表示:第一发火箭弹砸在战俘营的外面,第二发火箭弹砸在了营房上,由于事发时间是在凌晨,关押人员当时正在营房睡觉,袭击造成了重大伤亡。Part4这起战俘营遭袭事件令人想起几个月前的“布恰事件”,不过,与“布恰事件”曝光后美欧的激烈反应相比,这次西方的态度则较为温和,美国国防部发言人7月29日表示,如果这次事件是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打击,“他们肯定是无意的”,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则以“缺乏情报证据”为由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战争仍在进行,如果轻而易举地就把一些问题定了性,比如说反人类罪、支持恐怖主义罪、国家犯罪,把这些标签到处贴,并不一定真的有利于战争的尽快结束,也不一定有利于用通过和平外交的谈判来解决这些问题。”战俘营遇袭,加剧了俄乌双方的对立,使用炮火攻击痛下杀手的行径,更是激起了民族之间的仇恨,这种影响也将重新被带入战场,对俄乌之间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无论俄罗斯如何看,但是这些‘亚速营’的被俘人员在乌克兰被视为民族英雄,所以会加重乌克兰社会对俄罗斯的仇视。其次,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和谈的意愿,实际上也是不再抱太大的希望。”资深媒体人 萨苏:“应该说这一次战俘营事件对俄乌双方在顿巴斯地区的战斗肯定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前可能在作战之中,双方都认为如果被俘的话,可能也不过就是按照国际上战俘的待遇,将来就有可能会被交换回家。但是这一次就会发现,其实做战俘是很危险的,当你做了战俘,当你放下了武器,实际上你也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有可能在此后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那么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能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可能就会使战场变得更加血腥。”自战事开启以来,就不断发生针对平民和战俘的惨案,这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一切。此次战俘营被炸,数十个手无寸铁的生命涂炭,俄乌双方关系也更加剧了战争带来的撕裂。资深媒体人 萨苏:“这一次事件之后,双方的仇恨更为加深了,不管将来战争打到什么程度,要想实现和解,现在等于又增加了一道新的壁垒。”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一旦战争开始,就很难保证人能不能完全保持住其理性和人性,我们觉得战争是对人性一种泯灭,同时战争中的杀戮通常会超出我们一般人的人道主义和一般的道德承受能力。所以每当战争结束,我们回望战争去反思历史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任何一场战争都存在着对国际法、对人性、对基本道德的一种践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制片人:何冀宁编导:张萌编辑:王津捷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解放军军舰进入台岛“12海里”?与台舰“同框”,透露哪些信息?| 深度解析·什么是“最后的和平呼唤”?为何各方锁定2027?丨深度解析·专家谈解放军军演:今天是6个区域,明天可能是8个,后天是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