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坚持轻资本转型、零售优先,还是对公瞄准FPA、加大县域金融等,长沙银行的战略布局都走在了中小银行前列来源:轻金融 作者:尚志科 当前的4000多家中小银行中,多数体量较小、综合金融实力较弱,难以与大银行匹敌。这其中,总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的城商行、农商行,已经形成了中小银行实力强劲的第一阵营。 逼近一万亿的路上,哪些中小银行更有潜力?从2021年末来看,A股上市银行中最接近万亿的银行为长沙银行,总资产规模为7962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长沙银行的总资产进一步增至8265亿元。 从各项指标看,无论是成长性还是特色化优势方面,这家城商行都不逊色于第一梯队的城商行。在同业中,长沙银行的ROE持续居前,净息差居城商行第一,2021年存款份额排全省第2位,在长沙市保持第一;贷款份额在长沙市场排第三位。 各项业务亮眼背后,是长沙银行围绕“客户中心、价值导向”这一经营理念,全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现代生态银行,各项业务转型继续向纵深推进,随着该行持续坚持轻资本转型、零售优先、对公瞄准FPA、县域金融等战略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 01夯实零售:近三年AUM增速同业最高 各类银行鏖战大零售、大财富管理的过程中,零售金融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两极分化,零售大行各项指标遥遥领先。近年来,大型国有行与头部股份行的零售AUM年均增量,普遍超过了1万亿元,这些银行的零售金融综合实力强大,也是多数中小银行难以匹敌的。 相比之下,虽然轻资本的零售业务也成为中小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但中小银行的零售发展路径需要与大银行错位竞争,更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结合自身业务特色,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以此来看,中小银行中并不缺乏零售布局特色鲜明者,长沙银行即是其中的代表。据轻金融发现,截至2021年末,长沙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达41.1%,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此外,其零售收入占比与零售存款占比也居于前列。 另据国盛证券统计,过去3年长沙银行的零售AUM平均增速达到了25.2%,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增速最高。零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长沙银行如何实现零售各项指标的全面领先? 首先,来自零售战略定力。根据长沙银行中长期战略规划,该行坚持零售优先的策略,规模、质量、效益各方面都稳步提升。2021年末,长沙银行零售客户AUM达到2773.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0%。 从基础零售指标看,截至2021年末,长沙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121.61亿元,增长22.5%;个人贷款余额1518.24亿元,增长17.4%;从客户群看,截至2021年末,长沙银行零售客户数达1572.83万户,在湖南的覆盖率接近24%。 二是全面建设生态场景。生态银行建设方面,2021年长沙银行加大生态场景建设力度,重点满足居民日常的“吃喝玩乐美”“医教游养娱”多元化需求,全年E钱庄营销触达客户2300万人次,生态圈累计触达消费者4261万人次,“社区生活生态、乡土生活生态、弗兰社权益生态、呼啦商户生态”四大主要零售生态已经日益完善。 通过做好客群经营,长沙银行的零售客户活跃度在2021年实现大幅提升,其中网络银行开户总数达880万户,网络银行月均MAU达174万户,生态场景月均MAU达227万户,快捷支付月均MAU达211万户。 三是大力发展财富管理。长沙银行全力打造湖湘居民的主账户银行过程中,财富管理是一大核心板块,2021年该行更是将发展财富管理作为战略性工程重点推进,从财富团队、产品体系、专业投顾、权益模式、渠道服务、品牌形象等多方面夯实保障机制。 零售金融领域持续精耕细作,赋予了长沙银行独特的优势。长沙银行净息差水平位居上市城商行第一位,就与零售优势密不可分。 中信证券统计显示,2021年中期长沙银行净息差为2.41%,在16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一位。一方面,这源于其资产端收益率较高的零售贷款投放比例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负债端,长沙银行活期存款占比常年保持在50%以上,较好的银政基础和当地零售客户条件为主要原因。 02对公新思路:以FPA理念破局 尽管银行业整体告别了拼规模的增长阶段,但不得不承认,规模增长对中小型银行依然至关重要。BCG对中小银行过去三年监测发现,对公业务依然是最重要支柱,对公贡献的存款和贷款平均是零售的1.7倍和1.9倍。 “不搞好对公业务,寄希望于零售转型承载全行发展并不现实。”BCG指出,中小型银行亟需补强的,一是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交易银行和投行产品体系,二是对存量重点客户进行价值挖掘的综合经营能力。 零售业务持续发力的同时,近两年长沙银行也大力推进公司业务的转型重构。从2021年该行的对公布局看,场景银行、交易银行、产业银行、普惠银行实现四维发力,对公转型的突破口和增长极已经日益清晰。 对此,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在2021年报致辞中指出,“由单一产品、服务走向提供系统金融解决方案,从服务核心企业走向拓展平台构建产业生态圈,从主要赚取利差走向全面赋能发展,以‘交易银行+产业投行+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赋能’的融合模式助力湖湘企业转型发展。“ 具体来看,场景银行方面,截至2021年末,各类场景平台客户新增1.79万余户,智慧项目新增获客超三千户;产业银行方面,全行对公客户融资总量达2255亿元,同比增长24.91%,制造业同比增长25.68%;交易银行方面,服务客户数5.76万户,增长112.7%,全年现金管理系统交易量1.2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8%。 通过一系列持续布局,长沙银行的对公各项指标继续实现较高质量增长。从对公客群看,目前对公有效结算户已达12.6万户,增长25.7%,全省上市公司客户覆盖率达80%。从存贷业务规模看,截至2021年末,对公存款日均余额达2800.9亿元;对公贷款期末余额2019.9亿元。 今年以来,金融业内外部环境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做好公司业务?长沙银行的答案是改变经营理念,从账户经营向客户经营进行转移,做好公司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做好整体公司客户的FPA架构和模式。 所谓FPA,即“客户融资总量”。近年来,头部银行提出FPA,对公业务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银行对公业务发展模式的重新重塑,与综合金融服务更紧密。长沙银行对公转型的破局之道,是从四个方面来实现FPA的稳步提升。 一是生态化,通过GtoBtoC和BtoBtoC这两种模式,把政务资源、客户资源、信贷资源、资金资源整合起来,来实现批量获客的业务发展模式。 二是数字化。公司条线通过服务产品的创新,依托科技队伍,做好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形成整个FPA的核心引擎。 三是数字化运营。长沙银行已经开发出了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深度客户经营的平台和工具,可以充分挖掘客户的资金流、信息流,真正把KYC做得更深更好,把资金体内循环做到位。 四是敏捷服务,通过敏捷转型来升级服务体系、优化客户分层分类的管理模式,提升客户的体验。同时,长沙银行还致力于提高客户经理的体验,去赋能基层、赋能一线,真正帮助客户经理更好开展市场工作。 通过FPA转型,长沙银行加大推进下沉深耕的战略,全面精准对接本土市场、本土产业、本土客户,在对公服务上,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特色路径日渐清晰。 03发力县域金融: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转型迫在眉睫,中小银行还有什么可挖掘的增长空间?答案是县域振兴。 2022年,国家相关文件多次明确将“县域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范畴,政策为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就重点提出,“提升县域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 当下县域金融供给的相对短缺以及供需的巨大错位,使得县域乡村成为地方中小银行的发展希望所在。然而,中小银行本土化过程中仍存在网点下沉不够、产品、服务、队伍跟不上等短板,中小银行该如何把握县域金融的重大机遇? 对中小银行和县域地区而言,网点仍然不可替代。这方面,长沙银行精耕细作的先发优势鲜明。 一方面,湖南县域市场大有可为,县域地区有近4700万人口,有超过240万户的市场主体,存款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贷款市场规模超过1.8万亿。2021年,长沙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县域贷款增速27%,高于全行贷款增速9.6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长沙银行在县域有一定的业务基础。早在2016年时,长沙银行就将县域金融列为四大特色金融品牌之一,2021年新增网点13家、农金站901家。目前已铺设了199家县域网点、5700家农金站,县域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2%。 产品创新与生态建设上,长沙银行的县域金融布局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过去一年,长沙银行在县域乡村地区积极搭建乡土生活生态,较好地契合县域广大个体户、农户的金融需求,通过一县一策、一县一特的方式,以及流水贷、长湘贷、农e贷产品等产品创新,积极支持县域特色经济。 做实县域的路上,如何平衡成本、收益,把控风险?对此,长沙银行将重点实施三大策略。一是战略聚焦,将把县域金融作为1号工程,把县域业务提到最高的战略优先级;二是错位竞争,通过在县域的错位竞争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三是因地制宜,在产品服务、政策制定和打法思路上差异化推动业务发展。 县域金融潜力无限。针对县域金融,长沙银行还提出了新的长远目标,到2024年实现县域地区的存贷款份额提升到8%,存贷款份额同业排名进入前5位,存贷款三年新增双双过千亿。随着战略稳步推进,县域金融有望成为长沙银行战略发展新的增长极。 04结 语 中小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并非一条坦途,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长沙银行银行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小银行发挥本地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稳健经营路径,就能找到弯道超车的机会。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 对于长沙银行来说,当下仍是攻坚战的关键点。该行已经将2022年定位为“战略执行精进年”。随着长沙银行加大多个领域的战略布局,生态银行路径日渐清晰,持续夯实包括本土化、轻型化、数字化、场景化在内的四化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优势,未来布局值得期待。 说明: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轻金融好文】1、2021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2、2020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3、2019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4、重磅!2021银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5、谁是银行业金融科技之王?6、各大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比拼7、工行、建行的“较量” | 轻金融8、13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最新布局!9、中小银行正遭遇一场金融科技生死战10、“部落制”与商业银行敏捷转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