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做 Robotaxi 的公司都得完蛋。”
这是去年 4 月时任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所下的定论。彼时这一观点引起了一阵关于 Robotaxi 以及布局 L4 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讨论。
近两年来,随着Momenta、轻舟智能、文远知行等等曾专注于L4 自动驾驶的公司开始做 L2 级别的前装量产, L4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问题再次受到质疑。
L4 向下降维,是否说明 L4 商业化难题已难以解决?走 L2 前装量产路线又能否突破瓶颈?
“自动驾驶理想与难以商业化”的现实矛盾
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呈现出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 Waymo 为代表的跨越式全自动驾驶路线,即一步到位制造达到 L4或L5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另一种则是渐进式路线,从 L2 级的辅助驾驶量产开始向 L3、L4、L5 的无人驾驶等级逐步升级,特斯拉、蔚小理等都是这一方向。
尽管两条路线殊途同归,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的实现路径已将场内玩家进行分流,L4 自动驾驶重技术实现,L2 辅助驾驶重量产应用。
纵观 L4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历程,在经历了 2015 年技术热潮带来的融资热、2017-2018 年的估值泡沫期、2019 年的行业冷静期后,终于在 2020 年下半年再次重获资本青睐。
彼时,自动驾驶找到了商业化落地路径,即通过Robotaxi成为出行运营商。资本再次涌入,融资消息频现,在 2021 年达到了高潮。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融资事项共计 105 次,合计融资金额达 575 亿元。
据钛媒体 APP 统计,2020 年 6 月至今,仅是文远知行一家就获得了 6 次融资,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的 4 次与3 次融资。在融资热潮下,Momenta 也在时隔三年之后于 2021 年获得了两次融资。
在资本再次为自动驾驶狂热期间,百度、小马智行、AutoX、文远知行等部署自动驾驶的厂商陆续开放 Robotaxi 约车服务,2021 年也被称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
尽管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在部分地区试点开放 Robotaxi 约车服务,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要实现规模化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变现周期也非常漫长――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动驾驶难以实现造血能力,仍需依赖外界输血。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融资大环境处于低迷状态,资本进场愈加谨慎,再加上大部分自动驾驶玩家已达到估值水平,要再拿到融资具备更大的挑战性。
“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它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短期内要真正批量落地运营,形成正向的现金流和产生盈利非常难。”一位关注自动驾驶的业内投资人向钛媒体 APP 表示。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对 L4 自动驾驶厂商而言,面对资本谨慎,外援不足的现实状况,亟需另谋生路,找到一条能够短期变现的道路――在此背景下,L4 降维进入 L2 前装量产成为趋势。
在 Momenta、轻舟智航走 L2 前装量产路线后,文远知行在 5 月 25 日也官宣与 Tier1 厂商博世进行战略合作,布局L2 至 L3 级别自动驾驶应用。
文远知行与博世的合作被视为降维竞争的开始(图片来源:文远知行)
一方面,L4 自动驾驶公司能够利用 L2 前装量产快速变现,获得营收;另一方面,规模化量产的车辆能在现实场景中获得大量数据以反哺技术,提升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安全性。
L4 算法是否能够复用到 L2?追求算法优先、不计前装成本的 L4 厂商深入需要严控成本、功耗的 L2 之间的矛盾将如何协调?再者,车企是否愿意将自动驾驶这一“灵魂”交给 L4 厂商来做,都是 L4 厂商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L4 玩家能做好 L2 前装量产吗?
对 L4 厂商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算法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他们在数据闭环和数据链路上投入了很多资源,但涉及前装量产方面需要考虑到的供应链管理,硬件集成、量产工程能力等方面则有所欠缺。
在 L4 厂商降维做 L2 的路线中,既有自主拓展产业链,直接交付方案寻求与车企合作的,也有像文远知行选择与头部 Tier1 厂商合作,仅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由 Tier1 厂商进行集成和规模化量产,进而向主机厂销售。
无论哪一种模式,对 L4 厂商来说,降维 L2 并不意味着算法能够直接复用,而是从头再来。
即便是Waymo,同样面对着商业变现的难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L4 的算法很难复用到 L2 ”,一位汽车行业观察人士向钛媒体 APP 说道,“仅是在感知层面就完全不同,L4 多采用激光雷达,L2 则是纯视觉或是视觉与激光雷达的结合,不同传感器所采用的算法完全不同。”
激光雷达采集的是点云数据,摄像头采集的是图像数据,在时间记录上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做融合。再者,不同激光雷达路线采集方式不同,最终也会影响数据分析处理。
不只是感知硬件,不同品牌的不同车型在电子电器架构、域控制器、芯片所适配的平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意味着 L4 厂商需要针对不同量产项目进行定制化适配。
也就是说,即使 L4 厂商积累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但依旧难以复用至 L2,因此需要新增一部分人力物力对不同量产项目进行定制化开发,这也将进一步衍生更多成本支出。
一家布局 L2 前装量产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高层曾向钛媒体 APP 表示,在实际项目交涉中,相较于技术能力实现,车企更看重性价比,“车企更关注如何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测试阶段尽可以堆砌硬件,量产便必须考虑成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往 L4 公司布局 Robotaxi 时,会为了达到某些功能、确保安全性而堆叠大量传感器,即便出现了传感器性能的冗余也是必须承担的成本。
AutoX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健雄曾透露,Robotaxi 的价格基本是普通乘用车的两倍。百度此前也曾提及过,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是 48 万元――这个价位显然已经是乘用车中高端水平。
车企并不在乎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毕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各家量产方案都相差不远,车企更关心如何在用上智能驾驶方案之余,用足够的性价比作为竞争力卖出更多车。
由此也不难看出,如何打造出兼顾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的量产方案是 L4 厂商进场的必修课,L4 厂商要补的功课还有很多。
谁来买单?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新车装机率的不断提升,高阶智能驾驶正成为行业角逐的下一片蓝海”,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中国区总裁李胤曾在采访中提到。
随着 L2 辅助驾驶从高速场景走向城区场景,L2 辅助驾驶和 L4 自动驾驶在场景应用上已十分趋同,这给 L4 厂商提供了进场时机,也预示布局 L2 辅助驾驶的主机厂将和降维至 L2 的自动驾驶厂商将在同个竞技场上较量。
当下越来越多主机厂投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其中既有坚持全栈自研的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也包含长城、吉利、上汽、一汽等传统主机厂,有的甚至在体系外搭建了专门团队,如上汽的零束科技、长城的毫末智行、吉利的亿咖通等。
“任何一家汽车公司不做自动驾驶,就是死”,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曾在公开采访中直言,这也足以反应车企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某种程度上,李斌的这番话已经将车企与供应商放在对立面。那么,对降维至 L2 成为供应商角色的 L4 公司来说,其量产方案的销售对象又是谁?
“不具备自研能力的车企”,一位行业人士说道,“有能力自研的车企都不愿意把灵魂交给供应商,长此以往,主机厂最后会成为代工厂角色。”
不过,一位关注汽车行业投资人告诉钛媒体 APP,主机厂自研初期能力不那么强、技术不太成熟的时候,可能需要与外部供应商进行项目性质合作,这对 L4 厂商来说是一个机会。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一旦主机厂能够实现技术自研,完成了“先上车,后补票”的操作后,L4 厂商的应用价值也会相应受到挑战。
L4的理想与L2的现实之间有着商业化这道鸿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即使 L4 厂商与主机厂达成合作,关于自动驾驶数据归属权的问题也需要双方博弈。对 L4 厂商来说,无论是安全性验证还是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数据。对车企而言数据同样十分重要;毕竟,自动驾驶竞争的关键在于数据。
主机厂会因为 L4 厂商强大的算法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而选择与其合作,也不排除会因为数据问题而产生忌惮。
随着智能化越来越成为汽车竞争的重要标的,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传统的供给关系,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主机厂越来越深入供应链环节的方方面面,试图将智能化这一“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目前资金不够宽裕的造车新势力,也在坚持全栈自研。
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对 L4 玩家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 L4 的量产方案优于车企自研,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力。
即使是降维进入,但并不意味着 L4 厂商就能够轻松做到前装量产,其不仅需要补足短板,还要应对来自车企和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
L4 厂商能否在 L2 前装量产的路线上走出一片天地,一些都还没有定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