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的竞技名人到现代来问诊,大概会看什么病?《三国演义》中的周仓擅长长跑,或许会有外踝韧带损伤;战国时期的养由基善于射箭,或许会有腱鞘炎;北宋时期的高俅被称“足球祖师爷”,是否又会半月板损伤?这些“穿越”带来的医学小知识,即将以动画形式与读者见面,主创作者陈华江始终“脑洞大开”,从生活点滴中寻找医学科普的奇思妙想——
2020年6月,一则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的科普推文在午餐时间上线了——《包教包会!基于吃鸭脖的脊柱局部解剖学教程》,文中将常见的鸭脖用专业术者的方式进行了干净利落的解剖,筋肉、骨头完美剥离,仔细“摆盘”:脊椎骨、小碎骨片、肉、筋(椎间盘)各个分明。文中写道,“老是被医生的名词搞迷糊?……包你看懂‘椎间盘’‘脊椎骨’。”
首发于“陈华江科普颈腰背痛”微信公众号的“鸭脖教程”在此后两年间,争相被不同媒体、平台转发,陈华江与团队成员、副教授张颖还受邀在《X诊所》现场演示了鸭脖“解剖教程”与颈椎病的防治。不少前往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都说,“能把深奥专业问题讲得如此轻松易懂的专家,找他们看病准没错。”
陈华江,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颈椎外科支部书记。带领团队做脊柱外科医学科普短短3年,已累计原创图文推文257篇,平均过万,最高点击量逾20万;微视频与微电影33部,点击量近200万;电视科普首播观看人数近400万;线上下讲座52场;主编科普专著《颈腰背痛攻略》……
在颈腰背痛常见的当下,怎样的科普才能吸引人?在“金字招牌”的长征骨科,如何平衡科普与日常医教研工作?陈华江热忱满满,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兴趣”和“情怀”开启了对话。
“科普不是拍脑袋就能写的”
“做一两次、一段时间科普不难,但坚持下去,一定要发自内心认可:这是值得做的事情。”2019年,担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组副组长的陈华江开始接触科普工作,“最开始绞尽脑汁,借鉴了TED演讲和《中国好声音》模式,举办‘谈脊论道——我是最强音’的科普人文演讲竞赛。除了上海脊柱外科的同道、军医大学的学员,还邀请了世界乒乓球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担任评委,大家都觉得有趣、有收获。时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的袁文教授评价,‘没想到科普也能做得这么有趣。’我也萌生了要继续做科普的念头。”
天时地利,缺一不可。当时,陈华江申请了市科委科普课题项目,获得100万扶持资金,由此开始做成系列、成规模的科普。他还记得,当时门诊时,绝大多数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每每问及后续保健、运动的建议,自己就会推荐“小燕飞”,可实际操作时却犯了难,“患者不知道标准姿势,我得演示。但老站起来示教不现实,而且其实要趴着做才标准。”
就这样,陈华江的科普开始“视频、图文一手抓”。他直言,肩、颈、腰、背疾病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的主要疾病之一,各类防治科普充斥着网络,但有的错误百出,造成读者误解盲从。而这支拥有医者、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的团队,迫切希望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对我们而言,科普文章也不是拍脑袋就能写的,仅凭临床经验有时也不足以解决问题。”
后台留言中,陈华江收到过各类有趣提问:吸烟和腰痛有没有关系?运动时,半蹲好还是深蹲好?保持什么样的姿势对脊椎最友好?通过查询大量文献,一篇篇经过反复推敲的科普最终上线。在为患者居家预防康复特别制作的“长征去痛十八式”系列中,“直立体前屈”一文引经据典,给出了不推荐半深蹲锻炼的科学解释,更配有视频示范、分解动作、错误对照等,帮助读者正确锻炼腰背肌肉。
科普6大特征,在共性中发掘特殊性
2021年的国庆档,《我和我的父辈》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沈腾饰演的机器人邢一浩与马丽饰演的马黛玉在公园上演了一出相亲大戏,满场爆笑中,陈华江却看出了别的滋味:怎么吊着脖子荡秋千?
散场后,他立刻打给张颖,“你也去看看电影,我们能做个科普。”10月11日,《“吊脖子”能治颈椎病?》一文上线,将医疗机构专业的“颈椎牵引”和电影中“上吊”式土法牵引根据受力位置、力量、颈椎角度等逐一分析,告诫读者万万不可自行“吊脖子”,以免造成骨折脱位、椎间盘移位等严重后果。
“科学、趣味、系统、创新、实用、时效”,是陈华江总结出的科普6大特征。点进“陈华江科普颈腰背痛”公众号后,下方导航栏列出锻炼合辑、视频合辑与针对骨质疏松、盘源性腰痛的直通合辑,便于患者“按图索骥”。“其实,点进科普公众号的读者大多已有疼痛症状,他们需要了解的是‘具体怎么做、做得对不对’。”陈华江说,从公众号再到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受众不断扩展,选题也更为丰富,“希望能在共性中发掘特殊性,才能把科普做得持久、吸引人。”
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普体系
上周,陈华江推出“脑洞大开——骨科医生看进化”的第8集,讲的是关于尾骨的故事。“最近偶然看见女儿在读一本书,提到‘为什么人没有尾巴’,所以我想做一系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让大家了解人体构造,也对医学、健康产生兴趣。”一位中学校长给陈华江留言:很有意思,适合给同学们看,希望能出书。
作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又要花大量时间做科普,如何平衡其中的精力呢?陈华江认为,科学创新、科学普及是科学的两翼,不断在科普中发掘科研方向,使之相互促进,就不会成为负担。例如关于围手术期的科普中,科室护理团队针对患者关心的并发症预防处理进行不断完善,最终获得全国比赛大奖。一些源自科普实践中的新想法,也最终成为科研论文的源头。
近年来,竞技运动逐渐在全民范围普及,但激情参与中,事故频发。由于缺乏监测,慢性损伤非常常见,且伤情多样,“乱投医”现象屡见不鲜。陈华江科普团队将其作为接下来的主攻方向之一,在“科普+科研”的人才融合团队中,除了医务工作者外,还有运动员、产品研发企业专家等。“我希望能聚焦市民最关心的科普重点,从而形成基于临床科研的创新产品或检测手段,打造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普体系,促进全民健康。”
陈华江正带领团队一步步实现心愿:从参与长征医院科普文化节,到支持“骨骼健康”科普讲师团,再到打造“3分钟海军医疗兵速成——战位自救互救精品科普”,助力医院、专业、部队开展科普,通过“团队带动团队”形成持久的科普氛围,促成一批科普+科研人才,最终让百姓受益。
“我们的科普文章篇幅都不长,我也习惯利用碎片时间修改。”他笑道,“手机上就能写。总之,若是一直聚焦自己的专业,就能得心应手,也能让科普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