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香蕉和咖啡享誉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美食深度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那就是堪称“国民炒饭”的“广东饭(Arroz Cantonés)”。
南都、N视频了解到,在哥斯达黎加的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华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独具匠心地“炒”出了一个传奇。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粤籍华人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广东饭”变成当地国民美食的故事。
“镬气”十足的炒饭
哥斯达黎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到一间即将打烊的中餐馆,当时餐馆只剩下一些米饭、鸡肉和猪肉,老板把这些剩余的食材混在一起炒。年轻人吃了非常喜欢,问老板菜名。刚好这家中餐馆是广东人开的,这道菜从此就叫“广东饭”。
“哥斯达黎加人非常喜欢‘广东饭’。如果你问一个当地人有没有吃过,他一定会回答‘吃过’” 。粤籍华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
“广东饭”。林楚琪供图
20世纪90年代末,林楚琪的父亲林师傅从广东中山来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后来,林楚琪的父母也在当地开起中餐馆。在她看来,“广东饭”象征着广东人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展现了广东人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态度。“但我更想说的是,这是一种传承,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
哥斯达黎加的炒饭有很多种,在林师傅的店里,除了“广东饭”,还有虾炒饭、腊肠炒饭、蔬菜什锦炒饭等。据林楚琪介绍,“广东饭”的食材主要是叉烧、鸡肉和火腿。“我们这边没有国内的叉烧,是熟的猪肉,但我们也会把它叫做‘叉烧’”。
做一道“广东饭”并不复杂,林师傅在炉灶上把锅热好,倒入新鲜鸡蛋清,搅动几下,倒入切好的鸡肉、叉烧、火腿、腊肠翻炒,再倒入凉米饭,用力翻炒至米饭一粒粒散开,然后撒些许葱花,加入适量老抽、生抽、盐、白糖、味精,用力翻炒。起锅上碟,一道有“镬气”的“广东饭”就出炉了。
林楚琪说,“广东饭”的精髓就在“镬气”,当地人尽管买齐了食材,但做不出“镬气”,因为他们用电炉,而广东人用火炉。有意思的是,老抽和生抽也是当地人很喜欢的调味料,被称为“中国汁”。“广东饭”物美价廉,一份实在得连盒盖都盖不住,两份就够几人吃。这也是“广东饭”风靡哥斯达黎加的原因。
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中华文化在哥斯达黎加正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当地人学中文,渴望了解中国的食物,所以他们就更愿意来中餐馆。”由于在哥斯达黎加开设的中餐馆越来越多,林家的餐馆菜单增加了点心、炒河粉、炒米粉等品种,菜式更加多元化,以期吸引更多顾客。
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
2013年春节,哥斯达黎加华人社区、圣何塞市政府等机构在圣何塞市中心的“中国街”联合举办迎中国新年“大锅炒饭”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这次炒的就是“广东饭”。
“我和阿姨都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在文化展示区,阿姨在广东大炒饭区。”林楚琪告诉南都记者,她参加了中国民族服饰表演环节,阿姨则参与制作了这一“大锅炒饭”。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2日,圣何塞市“中国街”人山人海,万余名华侨华人与大批哥斯达黎加当地居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见证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大锅炒饭”使用了大米、鸡肉、猪肉、火腿肠、中国香肠、鸡蛋、洋葱和柿子椒。约50名厨师轮番上阵,在一口重498公斤、直径2.5米的大锅里炒出重达1345公斤的大炒饭,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场观众有秩序地排队品尝了这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炒饭。
时任圣何塞市长乔尼·阿拉亚表示,“大锅炒饭”申报吉尼斯纪录成功,使哥斯达黎加第一次成为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国家,而以“炒饭”这一中国传统美食作为申报对象,正体现了哥中两国文化的融合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今年5月,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汤恒在中哥建交15周年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哥关系跨越山海、携手共赢,已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国情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哥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众多华裔优秀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国文化已成为哥斯达黎加多元包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2月,哥斯达黎加立法大会通过中国文化日法,开创拉美地区以立法形式设立“中国文化日”的先河。粤菜文化漂洋过海落地哥斯达黎加,已成为中哥民心相通的载体。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梁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