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奥密克戎BF.7正在全球传播,可能很快成为全世界流行的主要毒株。如今,我国已有多地检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
BF.7变异株有哪些特征,与此前流行的BA.5有什么不同?对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等相关专家解答。
BF.7新增受体结合域突变
王新宇介绍,BF.7只是长长的病毒基因变异名称的简称而已,其全称为B.1.1.529.5.2.1.7,而B.1.1.529就是大家熟悉的BA.5,BF.7是在BA.5基础上继续变异,因此在其名称后面再加后缀。也就是说,奥密克戎是新冠病毒的一种变异株,奥密克戎BA.5是奥密克戎的一种亚型,奥密克戎BF.7则是BA.5的一种衍生亚型。
深圳市卫健委表示,相对于BA.4或者BA.5,BF.7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这三个短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含义是相同的。”王新宇解读,代际间隔是指从病毒感染一个人,到此人又能够感染别人的时间长度。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代际间隔越短,病毒传播速度就越快,传染力也就越强。
病毒的传染性增强,必然是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的,归根结底是基因序列的突变造成的。BF.7在BA.4、BA.5的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受体结合域是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上拳头形态的氨基酸团块结构,它就像一个“钩子”,会抓住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从而感染人体。
反之,受体结合域的变异,有可能会导致病毒感染特性的改变。王新宇解释:“病毒基因序列变异本身是随机的,并不只发生在受体结合域。但只有发生了可以增强传播能力的变异,新的变异株才会取代原来的流行株。因此我们会观察到,新冠病毒变异似乎主要集中在受体结合域。”
仍应坚持“三件套”“五还要”
那么今年秋冬,世界会迎来新的新冠疫情浪潮吗?10月3日,《自然》期刊刊发了对相关感染和传播的因素探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流行病学家贾斯汀·莱瑟勒(Justin Lessler)表示,由于针对原始新冠病毒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推出得“有点慢”,奥密克戎正在进化并产生新一代的免疫逃逸变体。因此,随着秋冬季的到来,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病例数的上升。
从国内近期病例来看,BF.7的传播力确实不可小觑。根据相关报道,不少BF.7关联病例并没有实际接触,仅因为彼此“擦肩而过”或“同框”时,都没有戴好口罩,就不慎中招。比如广东省韶关市一名感染者于9月30日从呼和浩特返回韶关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日前表示,虽然已完成的感染者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上海在本土疫情中尚未发现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但市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一是要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二是要主动配合落实防疫要求,让做核酸、打疫苗、勤扫码成为自觉行动;三是所有来沪返沪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合严格落实“落地检”,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四是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最后,戴口罩的五大注意事项还要再复习:第一,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第二,若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应及时更换,推荐每4小时更换一次;第三,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第四,若有短暂使用后,还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此期间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第五,若戴口罩时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