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头戴护士帽、温婉亲切的女性形象,这个职业过去一度被默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样心思细腻、动手能力强的“男白衣天使”也在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周志伟就是其中一位。
神经外科,也叫脑外科,专门接收有脑部疾病的患者。这在业界被认为是最辛苦的科室之一。来到这里的基本都是危急重症患者,需要开颅手术的更比比皆是。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需要更加地仔细和人性化。
工作4年,从学校进入真正的“战场”,见证了许多患者从昏迷到苏醒,25岁的周志伟对“护士”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所学的知识帮助需要的人,这份满足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我去坚持和坚守。”
工作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
脑部,是整个人体结构最复杂的部位。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是一些脑部受创伤的病人。比如脑部长了肿瘤,需要动手术;或因发生车祸,患者脑部出血;还有因为外伤导致患者脑部有伤口等。
脑部受伤,患者就会出现很多症状,比如神志不清、说不出话、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等。
而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室,便是接收一些严重或随时会发生危险的脑疾患者。所以,在神外和脑出血、小脑出血,或者脑挫伤的病人打交道,周志伟每天的工作很繁忙,也很琐碎。他需要执行医嘱,给病人吸痰、记录生命体征、用药等;也需要执行护嘱,测量体温、口腔护理等。
除此以外,“快、准、稳”三个字也充斥在周志伟的工作中。“由于神外的患者病情相对危急,从急诊到入院,然后再到做手术,都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术前准备。”这样的强度,对四年前的周志伟来说,是从未接触过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半年时间才逐渐适应。”
谈到从事的这份护理工作,周志伟说,“虽然不能否认它的强度,但我也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去年12月至今年6月,周志伟主动申请进入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这也是省市两级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除了护理新冠病人,消杀这类的“重活”也被他主动承担了下来,“背在身上的消毒液和设备加在一起大约五十斤,当然不能让护士姐姐们去做。”
“不管是抗疫还是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我可能只贡献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但当我回忆起来这份付出,还是觉得很值得。”周志伟说。
工作见闻给他带来成长
备皮在神经外科,主要是剃头,这是每一个进行脑部手术患者术前必需的项目。
周志伟见过很多一边剃头一边流泪的女孩,也“哄骗”过一些不愿配合的小朋友。安抚这些患者顺利地完成术前准备也是一个大难题。
周志伟回忆,他经手年纪最小的患者只有6岁,是一个叫丽丽的小女孩(化名)。丽丽在玩跷跷板时不小心摔了下来,后脑勺着地。检查后发现颅内出血,需要手术,结果卡在了剃头发这个环节。
“小朋友当时看见剃刀就哇哇大哭,扑在妈妈怀里不愿意出来。”周志伟见状,拿着手机搜索了一些童话故事,坐在丽丽身边念起来,还和她一起看动画片,分散注意力。“还好这些‘手段’的效果很好,小朋友的情绪稳定下来后顺利完成了术前准备,进入了手术室,后期的康复也很好。”“还有一个患者也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婚礼前因为外伤导致脑出血,病情非常严重。她的未婚夫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陪护在病床旁。从昏迷到清醒,从一侧的肢体偏瘫再到完全康复,经历了3个星期。
顺利完婚后,夫妻俩特意来到医院给大家送上喜糖以示感谢。年轻的周志伟对这样的爱情也有着几分憧憬,“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作为医护工作者,最愿意见到的莫过于患者康复出院。但总有一些事与愿违的时刻,不得不去面对生离死别。
“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是角色适应的过程,在敬畏生命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前行和成长。”周志伟说,作为医护人员,深知医疗不是魔法,总有竭尽全力仍然无法扭转结局的时候。“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生命不可重来,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往往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幸福。”
作为95后的年轻护士,周志伟认为自己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医学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将继续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通过所学的知识帮助需要的人,这份满足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我去坚持和坚守。”周志伟说。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摄影记者谢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