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游香港|在非日常的奇异时空旅行

tc 2023-3-21 31

自从2008年Art Basel登陆香港后,加速形成在此一時段熱鬧的艺术交易氛围,愈来愈多的艺术活动于3月下旬同时展开,就在本周,私人的、文化的与公共的空间界线暂时模糊,新潮随处发生。。

法国思想家福柯以空间思考世界,创出的异质空间(heterotopia)一词,不时被用来解说艺术展览空间。本周的香港,世界各地的画廊、藏家、艺术家和观众聚集,不同艺术家呈现的议题作为现实界的对照,展馆成为了并置多重聚合又离散时空的场域。这些场域的张力意味深长、暧昧复杂。

这是面朝国际的香港,也是城市自身的香港。随我们以城市观察者之眼,开启艺术体验在此刻叠加的张力之旅。

异托時刻

非香港日常的奇异时间观

福柯的异质空间(heterotopia)亦被译为异托邦,对应著期待乌托邦、却迎来多场灾难的20世纪。回到当下,这三年疫情香港迷茫的阴影,正被一种终将过去的时日标记所取代。“标记物”即包括了3月下旬、本周起的艺术节庆。

香港艺术三月齐集了异托邦的两种异质时间:一是意图将所有时间、形式、品味包含在同一场所的永恒堆积时间。另一是将连续时间的观念彻底打破的节庆模式,稍纵即逝、短暂而无常的光影流动。

    © M+

在公共空间艺术漫游

K11 雕塑迷宫,艺术空间

公共艺术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在我们城间漫游时,提供跳脱日常观看方式、跳脱惯性思考的机会。中国香港K11 MUSEA展出已故英国著名艺术家菲利达·巴洛(Phyllida Barlow)的大型艺术装置作品《无题:大建筑;装饰球》(untitled: folly; baubles)。菲利达以大型雕塑闻名,挑战以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碎片、废弃物为素材,看似不规则的巨大雕塑,组成了有戏剧性的迷宫。艺术家鼓励观众扮演探险家的角色,在密密麻麻的高耸圆柱组成的雕塑中探索自己的路。此作品曾于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展出并广受好评。K11集团首个旗舰项目K11 ECOAST将于2024年展出这件作品,将会是巴洛的作品在中国内地首次亮相。

    展出地点:K11 MUSEA中庭

    展期:即日起至11月底

    © K11 MUSEA

M+幕墙,看光影维多亚港时光流动

面向维多利亚港的M+幕墙,在今年3-5月,带来了瑞士空间影像艺术先驱皮皮乐迪.里思特(Pipilotti Rist)的作品《信手不渝》。艺术视频中呈现的手以不同速度于物件间穿梭,引领观众回顾香港具有历史意义的设计及建筑,同时向捏塑、摆放和创作这些随处可见事物的巧手致敬,热情赞颂靠双手成就这座城市、以至整个世界的芸芸众生。M+幕墙是全球最大型的媒体幕墙之一,在西九文化区的艺术公园和港岛都适合观看这个作品。

展出地点:M+幕墙 

展期:即日起至5月21日,每日19:00-21:00,5月22日-6月17日,周六日19:00-21:00

    ©Kevin Mak, Herzog & de Meuron

     ©ProLitteris。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香港老"竹棚",撑起自由飞翔的跳高者

拥有超过 175 万 Instagram 粉丝的法国著名艺术家JR,在维多利亚港边海港城搭出了亚洲首件GIANTS: Rising Up。高12 米的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离地面,似在享受在天空飞翔。艺术家将黑白照片印制于帆布上再挂在精密支架上,且加入香港传统"竹棚"元素支架,成了专属香港的艺术品。图片来自harbourcity

  展出地点:harbourcity海运观点

  展期:即日起至4月23日

  ©harbourcity

在展馆中凝视艺术

Art Basel 看艺术家以时空思考自身处境

流动与短暂的时间观,常被用作香港的注脚。若将香港与Art Basel发源地巴塞尔对比,后者是欧洲重要的文化中心,拥有世上最古老的艺术博物馆,其文化脉络有延绵的时间线,而香港却带转瞬即逝的时间感。

    香港巴塞尔

本届香港Art Basel是这三年最大规模,

今年可见多个当代艺术家以转瞬即逝的时间、空间思考自身处境的作品。

艺术家和我们身处同时代,但以各式媒材、形式,对同处城市生活的我们,提供了以新视角审视日常的机会。

例如美国出生,少时移居香港的华裔跨媒介艺术家 Ernest Chang (张子言)《Super Urban Series》呈现了「超感城市」都市生活形态。他本身在流行与消费文化中成长,深刻明白生活充满羁绊,并以艺术回应人们对消费与社交平台不能割舍的瘾症。他以漫画化的照片,叫人好奇艺术家是故意减弱现实感、还是以强烈的色彩来突出被摄者的游乐感受。

又如中国艺术家刘韡在《无题》中探讨的空间叫人想起北岛的一字诗《生活》,独有“网”一字。各种关系纠缠成一张网,人透过线条交错的网眼,得到观看网外世界独一无二的角度。艺术家本身经历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大都市的迅速变化,作品将当代社会的矛盾冲突、城市的革新与急速扩张、都市景观等等化为一张网。作品融进代表进步的科技元素,刻意营造像素化及计算机合成观感,以此审视生活与快速进步间形成的张力:城乡交叠中那些威胁着旧有生活形态,又同时承诺着美好未来的时刻。 

参观Art Basel另可特别关注刺点画廊、德萨画廊、Empty Gallery、安全口、汉雅轩等艺廊,其艺术家作品与当下城市生活探讨有密切相关,可在艺廊间中享受多重时空旅行。

左:Ernest Chang 《Super Urban Series》

右:刘韡《无题》

展出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期:2023年3月23日至25日

 © The Stallery, 刘韡工作室及立木画廊

在H Queen’s,看“一站式”当代文化焦点

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的H Queen’s ,缩写HQ 代表了这幢建筑欲成为艺术文化地标的野心,集结多间顶级艺廊于一栋之中,包含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佩斯画廊(Pace Gallery)、方由美术(Galarie Ora-Ora)、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白石画廊、艺术门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Tang Contemporary Art)。大楼各层各画廊与Art Basel同期开放展出精彩作品,如佩斯画廊展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张晓刚:失重》近三年的新作,并以最新的布面油画系列《光》为主线。

 展出地点:H Queen’s , 12F,佩斯画廊

 展期:即日起至5月4日

 © Pace Gallery

在K11看一段街头艺术运动史 

当观众离开Art Basel会展里浓缩了各种异质时间的展馆,不够满足还可来到K11空间感受先锋的街头艺术。起源于纽约1970年代的涂鸦和街头艺术,如今已成为环球艺术现象且持续壮大。“City As Studio”是中国历来最全面涵盖街头艺术运动史的展览,展品来自纽约、洛杉矶、三藩市、圣保罗、巴黎,以及东京的先锋艺术家,在此可沉浸在重要的艺术运动中。策展人杰弗里 · 戴奇(Jeffrey Deitch) 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活跃的评论家和策展人。展出包括凯斯·哈林( Keith Haring)、KAWS等30多位頂級藝術家、超過100件跨年代、風格、地域作品。

          展出地点:6 F, K11 MUSEA

          展期:即日起至5月14日

     © K11 Art Foundation

在M+感受空间&感官飨宴

M+被誉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拥有在香港相当难得的偌大空间。現持续展出已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的“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这位一生追求前卫艺术的全球文化偶像带来了两百多件毕生创做的展品,是迄今在日本之外规模最大的展出。“无限、积累、全面连结、生物宇宙、死亡、生命的力量”是此次核心主题。“我向来非常关注是什么样的背景,导致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种种问题。我的艺术表达形式,就是源于这些事物的聚积。”草间弥生说。

其次,M+带来其他多個展览,如“博物馆之梦”展示艺术家利用文化作为源材料来更新传统。它从四位先驱者 ——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约翰·凯奇(John Cage)、小野洋子(Yoko Ono)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开始,汇集了 27 位来自不同地域和年代的艺术家,他们对机会和现成物品进行探索。

“香港:此地彼方”透过一段段个人及群体的历史,展现这个城市从战后到当下所经历的各种转变。香港既是无数创新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电影工作者的家,更是一片创意汇聚、社会文化更迭不断的土壤。

“M + 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聚焦于国际观众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并呈献了见证这 40 年时代发展与变化的一代艺术家作品。 

“Beeple:人类 1 号”展示了第一个在元宇宙中出生的人类,和一个只能通过互联网访问的 3D 虚拟世界,而艺术家也会不时地用来自互联网和他自己的实践的元素远程更新虚拟景观。

左上:“博物馆之梦”展

右上:“香港:此地彼方”展

左下:“M + 希克藏品”展

右下:“Beeple:人类 1 号”展

展出地点:M+各展厅

 © M+

在香港故宫穿越古今

在西九文化区另一处,承载古今东西交流功能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2022年香港回归25 周年之际开门迎客。香港故宫的设计风格也延续了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朱色大门上也有特质的玻璃门钉,与紫禁城朱扉金钉,横竖各九遥相呼应。香港故宫因应地理位置及土地空间限制也有特别的向上延伸的“中轴线”:地面、2楼及4楼分别有三个面向西九文化区、维多利亚港和大屿山的中庭,可在此停下来休息时远眺不同靓景。“金彰华彩”“紫禁万象”“器惟求新”等多个展览同步展览中,整体来说,约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都是首次于香港公开展出。当中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

     展出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在大馆回看香港旧&新

还有时间,也能到大馆感受历史气息,始建于1841年、已有182年历史的大馆,是中环仅存的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建筑,西式游廊和中式瓦顶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迁。这曾是香港的警署、裁判司署和监狱重地,也是香港最大型的古迹保护建筑群。终年吸引着各类立意深刻的展览青睐。当期展出《神话制造者——光.合作用 III》围绕“酷儿神话”的核心概念,结集了60多位来自亚洲及其流散族群的艺术家,探索各种当代神话和身体实践。

展出地点:大馆当代美术馆

展期:即日起4月10日 

© 潘少,大馆

走出展馆,在街巷感受生活

自2014年开始举办的HKwalls街头艺术节,将城市化为展览空间,国际和本地艺术家在中西区实时实地绘制壁画。在去年停办后,今年强势回归,且于3月24日下午6:30-8:30,维多利亚港还能免费体验HKwalls在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尖沙咀中心、及帝国中心外墙上,由著名西班牙艺术家J. Demsky 所设计的大型动画艺术作品。以科幻小说为灵感,让人联想到电影《攻壳机动队》中的场景。

         展出地点:香港中西區

         展期:即日起至3月26日

         © HKwalls

另可走入市井,到嚤啰街的杂货古董,与策划着未来的设计studio对话、看海味街的香烛纸扎铺与新开艺廊上映生死美学……若稍嫌过于殖民往事色彩或仕绅化,过海去各新旧地区深入大街小巷,后巷中看日常与自然生发的涂鸦共成的风景。

这种可容纳某些事态突然爆发,又突然静止的特质,正是香港的特质。

开放的城市与在自身生活里不受影响的城市重叠在一起,香港面朝国际、也仍是城市自身。本周,重回香港,体验一场奇异的时空之旅。

编辑-Fran

图片-各单位提供、网络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
作者最近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