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图/受访者提供
由南方歌舞团出品的原创当代舞剧《万家灯火》日前举行了创排启动仪式。该剧是一部关注我国电力行业建设,电力人与百姓生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题材作品,已入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创作项目。该剧将于11月28日-12月1日参加广东省文艺院团演出季演出。
舞剧《万家灯火》属于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行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它的创作难点在哪里?我国行业、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现状如何?什么样的主旋律文艺作品才能吸引观众?近日,舞剧《万家灯火》编剧、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陈建忠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陈建忠
从1888年开启广州第一盏电灯开始
羊城晚报:为什么会选择创作这样一部行业、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
陈建忠:舞剧《万家灯火》的总编导汪洌去参观南方电网的电力展馆时,看到一张照片:李鸿章于1888年在广州的两广总督衙门开启广州第一盏电灯,并以100盏电灯开启广州使用电力的历史。后来,应南方歌舞团之约,我和他再次到展馆参观,很受触动: “光”在人类历史上何等重要,从刀耕火种到蜡烛照明,再到电灯,人类探寻光明的足迹从未止息。今天,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能源、帮手,甚至是朋友,人们对电的依赖已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努力,为人们奠定一个万家灯火的璀璨世界。这是舞剧《万家灯火》创作灵感的来源。
羊城晚报:该剧本创作有很多难忘的经历?
陈建忠:这个题材从属性上说属于工业题材,也是我第一次涉足舞剧剧本创作。对我而言,说实话,真的很难。组建创作团队后,我们先后到韶关、清远、珠海等地,跟着线路抢修队到山上,下沟,实地感受野外作业,包括参观目前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变电系统和海底电缆。在这过程中,我们采访了一线众多的电力工人、工程师。从他们的口中,2008年的冰灾抢修,一点点从电缆上敲掉冰块,以及电力人与偏远地区居民的温情故事,都令我们感动和震撼。其中,一名20多岁的青年工人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站在空中看世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野外巡线艰苦,但我想,那个“看世界不一样”的方式,是他选择的,也是他喜欢的。
这个剧本前后修改了四五稿,后续在排练时,我们还要继续修改和打磨。
为什么“乔厂长上任记”难得一见?
羊城晚报:目前行业、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现状是怎样的?
陈建忠:就舞台艺术作品来说,目前关于工业和行业题材的作品一直比较稀缺。作品数量少,质量普遍不高。有的作品只是把行业形态搬在舞台上,没有经过艺术的提纯,也没有艺术化形象。在一些作品里,行业仅仅是人物生活、情感的背景,行业的属性、特点、发展脉络,与时代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并不清晰。像作家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肖复兴小说《生铁开花》、电视剧《钢铁年代》这样优秀的行业题材作品在近年来难得一见。要鼓励、倡导工业题材、行业题材的作品。
羊城晚报:广东在这一块有没有发力空间?
陈建忠:在我看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产业的密集化和精细化程度在全国是靠前的,各行各业形成了一幅丰富、具有时代感的壮景,这为文艺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与写作空间。伟大的时代,也呼吁文艺家们积极投身生活,关注当下,关注工业、行业题材,写出彪炳当代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精彩故事。
近两年,广东省相继出现了几部质量优秀的行业题材、工业题材作品。像话剧《深海》,描写的是观众并不熟悉的领域——核工业题材;而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话剧《大道》,则是一部关注中国当代通信发展的现实题材作品。未来,可能还会有类似的具有广东气质的作品不断涌现。
羊城晚报:行业、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少,与其创作难度有关?
陈建忠:工业题材、行业题材的确非常难做。客观上说,近些年来,工业和行业题材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远不如其他题材所取得的成就大。工业和行业题材的戏难写,是因为工业和行业题材存在着天然的技术壁垒,普通观众并不那么容易进入和了解。一般观众的着眼点是在情感互通上,而不是在工业和行业本身,这需要创作者将专业性转化为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艺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号衰减”“信息损失”,这就要求创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深入行业,对行业、专业有相当深切的体悟和感受,这样才可能下笔准确,人物真实,语言生动,整个作品才会充满质感。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语言,是专业上的,也是在它那个场域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我以前在煤矿工作过,矿区工人之间的说话方式就和外面不大一样,这都需要细细去体味。
这几年,一些行业题材文艺作品备受诟病,很大程度上与创作者对行业不熟悉,不深入体验行业生活有关。有些创作者只是利用旧有的人物关系和既有的创作经验,去对待一切行业题材。这些作品,充其量只是打着行业题材和工业题材的外衣,既看不到行业性和专业性,也让看不到行业里的“人”。
离生活越近,“回报率”越高
羊城晚报:如何让观众对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更感兴趣?
陈建忠:我们在创作中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主旋律作品如何更加人性化,更加情感化,更加质朴化,而不是人物高大全、概念化。从传播学来说,无法抵达受众心里的作品都是无效传播。因此,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一定是俯下身与百姓的情感同频共振,与观众的审美追求声气相投,才能够实现传播的最大化。
但实际上,有些主旋律作品,在表达主题、传递精神时,都过于直接、浅白,甚至粗暴,起不到很好的宣传鼓舞作用。我觉得,目前对“主旋律”这个词存在一些误解。主旋律,是一个音乐范畴的词汇,是指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中的主要旋律,后来借用到创作中。实际上,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方向就是主旋律;在具体表达中,只要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作品,都是主旋律。可往往在实践层面,有些作品把主旋律简单地等同于政治化,把主旋律作品写作等同于政治口号的硬性输出、英雄劳模的行为堆砌。这样的认识,不可能产生打动人心的作品,也不可能让作品具有恒久深远的艺术魅力,更不可能在观众中叫得响,在文艺史上留得住,在社会传播中传得开。
羊城晚报:如何写出更能吸引人的作品?
陈建忠: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创作中存在“关起门来侃大山”的现象,尤其是影视界,很多剧本是靠“侃”炮制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悬浮、虚假、套路,因为这是创作者靠经验编的,而不是去现场获取第一手最鲜活的、最有质感的材料。不去体验真实的生活,不去领会行业的千差万别,生活的肌理质感,仅从创作者个人经验或他人经验中获取二手素材,这样写出的东西只能是老套的,陈旧的,自然吸引不了人。
就我个人而言,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时,是一定要到现场去体验和采访的。一次不够,就要去第二次、第三次;10天不够,就要去20天、一个月。只有一手的素材足够了,我才敢开始动手创作。我始终相信:创作者与生活有多近,生活给你的回报率就有多高。生活是创作的源头和活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原文载于2022年9月18日《羊城晚报》A6广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