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杨雪
据IPO早知道消息,泡泡玛特(09992.HK)于8月25日公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泡泡玛特营收23.59亿元,同比增长33.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达3.76亿元,同比下降13.5%;期内盈利为3.33亿元,同比下降7.2%;净利率为14.12%,同比下滑约6%。
尽管上半年由于疫情反复对消费行业造成了冲击,泡泡玛特营收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一度大涨超11%。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新开了23家线下门店,关闭了3家门店。目前门店数量是308家,2021年底是288家。泡泡玛特的机器人商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1861家,增至2022年6月底的1916家。
会员方面,泡泡玛特的累积注册会员数从2021年底的1958万人,增至最新的2306.9万人。2022年上半年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93.1%,会员的复购率为47.9%。
在财报电话会上,泡泡玛特介绍了今年公司受疫情影响的情况。2022年上半年,线下因疫情闭店时间在一周至三个月的零售店有133家、机器商店324台,其中闭店时间在两个月至三个月的零售店有36家、机器商店188台。机器不仅分布在商场,也在人流较多的机场、地铁站、乐园,由于疫情导致客流减少,对销售的影响更大。
一方面是上半年疫情,线下渠道受到较大冲击,相应费用并没有停止,反馈到财务层面,净利润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供应链成本增长,包括工艺提升、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增长等,OEM厂每道工序加工成本上升。随着产品工艺的愈加复杂,生产单位采购成本攀升。此外,库存周转变慢也是一个原因。不过公司还是力争把毛利率控制在58%以上的水平。
泡泡玛特进一步解释,此前泡泡玛特执行董事、CEO王宁表示,今年潮玩行业洗牌明显加剧,工艺提升、成本上升均很明显,行业门槛进一步提升。即便疫情期间,泡泡玛特也未间断在供应链方面的投入。短期看或许影响了毛利,但长远看利好公司发展。
除了生产成本增加之外,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及市场费用增长最快,从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6.8百万元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4.1百万元,增长了100.9%。这主要由于线上线下渠道的宣传推广的增加,如微信抽盒机和天猫的平台推广、MEGA产品等视频推广、IP主题展,加大多种对泡泡玛特的品牌宣传方式。”
从具体的IP带来的营收贡献看,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旗下的SKULLPANDA贡献营收4.618亿元,同比增长152.3%;Molly贡献营收4.043亿元,同比增长98.3%;Dimoo贡献营收2.984亿元,同比增长45.6%;小甜豆IP贡献营收8120万元,同比增长27.5%;小野The Other One产品贡献了3490万元。
已有头部IP保持活力贡献营收,新IP展露强劲发展势头。随着更多IP的诞生,泡泡玛特的收入更加多元,不再只依赖招牌IP——MOLLY。MOLLY的收益比例在逐年下降,今年不再是公司最赚钱的IP。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海外市场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61.7%,收入占比由2021年上半年的3.4%快速提升至6.6%。得益于上半年新增的英国、新西兰和美国首店,线下收入增速超过10倍。
目前,泡泡玛特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开设了线下零售店。泡泡玛特自2018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通过布局线下零售店、机器人商店、跨境电商平台,泡泡玛特已经进驻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潮流玩具输送至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
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业务从以To B为主转型为以DTC (Direct To Customer)为主导的模式。截至2022年6月30日,港澳台地区及海外门店数达到24家(含加盟),机器人(300024)商店达到98台(含加盟),跨境电商平台站点数达到11个。
同时,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线上渠道(包括泡泡玛特官方网站、亚马逊以及其他渠道)也大幅增长,由2021上半年的1200万人民币增长至3482.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