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被动的接招者|剧组防疫战

tc 2023-4-2 38

文 │ 星星

影视寒冬迟迟没有过去,疫情这只黑天鹅又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这个行业缺钱已经众所周知,而疫情反复突发更是让剧组开不了工,这直接掐住了影视的喉咙。“今年的开机率可能只有20%。”北京时代光影董事长、制片人王锦表示。

导演于中中前几天从外地返回北京,如今正在隔离中。虽然他近期有部剧是在海南拍的,不过幸运的是,在海南疫情暴发前,剧组便已经杀青,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全赶上了。”制片人王锦被疫情“眷顾”的程度像中了彩票。19年末20年初,武汉暴发疫情,王锦正带着剧组在横店拍《燃烧大地》,全组被封禁。今年上半年上海突发疫情,王锦又“中奖”了,一停又是两个月。最近这段时间,他躲过了海南,却没想到成都也“中奖”了。

上百号人的吃住行、场地占着、摄影机开着,单这几项,剧组停工一天的损失就不是个小数目,这让本就处在寒冬中的影视行业雪上加霜。

但活还得想办法干。疫情到了第三年,各大剧组早已身经百战。骨朵找到他们,试图从他们口中得出一些抗疫方法论,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真不是大家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应对秘籍,也不是没有太多实战经验,毕竟他们都曾经历过第一次疫情突发时的停工,这两年抗疫也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饭。

在一番刨根问底下,骨朵感受到了大家的无奈。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剧组始终都是被动的一方,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疫情亮出一招一式,再寻找应对之法。“你也不知道它啥时候来,来的时候威力如何,反正总会给你打个措手不及。我们就只能随机应变,仅此而已。”王锦说。

剧组抗疫众生相

“剧组防疫是一个综合和复杂的过程,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给到你。”问到有没有抗疫经验可以传授,王锦的这句话给了骨朵当头一棒。

各地政策和疫情扩散程度不同,各个剧组的防疫政策也不同。有全部静默的、有全封闭的、也有扩展面较小没太影响拍摄的。而以上三种,王锦全部经历过。“首先要配合当地的防疫政策,需要静默我们就静默,需要动态清零我们就动态清零、不出外景,不然出事了没人敢担这个责任。”王锦觉得,每个剧组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而大家唯一能统一的应对姿势是:随机应变

消毒、清洁、核酸、健康码也早已纳入了于中中的日常拍片方式。剧组二三百号人每天都在做核酸,持有24小时核酸证明才可以进场地拍摄,防疫水、口罩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发现当地有一例疑似病例时,大家就立刻做核酸,要先确保我们剧组的人没有问题,然后大家在房间待命,等当地防疫部门通知可以拍摄时,我们才可以行动。”泡面、面包、饮用水这些常用物资,于中中和小伙伴在酒店房间里囤了一摞又一摞。

即便有些东西可以前置,开拍前剧组也会尽量把疫情这一维度考虑进去,在人员、场地等各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但一切都是机动的,剧组抗疫的复杂性、全面性、联动性、特殊性,让身经百战的从业者找不到一丝解决办法。

以感受最直观的演员为例,剧组都控制不了这一变量。

要知道在一部剧中每位演员未必是全程跟组,有的拍20天,有的拍30天,而不同节点、不同场景需要不同演员进行配合,因此大家到剧组的时间也不一样,这便让剧组很难对演员进行统一管理。而且还要考虑到演员的其他工作。

“你能保证演员不请假吗?”王锦表示,“即便大部分演员会配合剧组,舍弃一些非必要活动,但很多社会性活动他们还是要请假参加的,这些都会在签合同前和剧组商量好。而疫情使得不少活动推迟、延期,演员的行程也被反复修改。”身为制片人的王锦只能做两三天内的计划,三天以外的计划他不敢做。

“同地不同组的演员会互相支援。”疫情前于中中很少有这样的经历,“三年前疫情还没有来的时候,演员会从各个地方赶来,甚至拍到中途我们还会特别邀请某些演员来,但疫情期间就不太方便了。比如我们在海南拍戏,演员不够时我们就请其他在海南的剧组支援一下,大家相互帮忙,身处外地的演员肯定就很难到了。”

制片搞内景,导演破画面

即便总结不出一套方法论,不过骨朵还是从中给大家找了点干货。

“搭内景,找时差。”这是王锦能找到的、为数不多且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能搭内景的就搭内景,不过不是立刻用,而是先留着。在当地没有疫情的时候,剧组就尽量拍外景,当疫情来的时候,大家进棚拍,这样才能保证剧组不受太大影响。”

这些内景也不白搭,搭了就能派上用场。据王锦估计,内景的使用率能达到1/3甚至2/5。古装剧内景的使用率更高,估计会占到一半以上,都市剧内景不会超过一半,也就1/3的量,“不过这也属实不少了。”

至于多搭内景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王锦没仔细算过,毕竟这已经不是他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了,“最关心的是安全。”他说。

作为导演的于中中主要对镜头负责,不用考虑太多像应急方案、防控措施这些制片人要负责的问题,拍外景需要上报哪些部门层层审批,这些细节他也不用操心,不过他得对最终的呈现效果负责。“突发状况发生了,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观众看到最好的东西,这是导演要做的。”

这没少让他纠结别扭。大家都知道于中中最会拍唯美浪漫的爱情戏,他镜头画面呈现的氛围感让人特别舒适,这对画面置景的要求不低,而受疫情影响,很多画面根本无法完成。如何在不浪漫的地方打造出浪漫感觉,于中中想了很多办法。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拍《半是蜜糖半是伤》。原本于中中把男女主求婚告白的这场戏安排在了一个很浪漫的场所,但疫情暴发让他们不得不把场景换到了办公室,于中中特别担心办公室不够浪漫,因此他做出了一点点下雪的感觉。“虽然这有点不合逻辑,但画面会很有味道。”他说。

男女主角接吻所在的街道,也是在于中中和团队在影视基地里完成的。“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搭了两排假树、弄了几个支架、装了一些圣诞灯,灯光效果加上飘落的雪花,我们就这样完成了那场吻戏。”效果同样不错。

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让于中中觉得,是不是疫情之下激发了导演、编剧、制片方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我们可以打破原有思维,让剧情尽量维持原有水准下,在画面上寻找一些突破。”

做无用功也好,心态变了

如今,疫情到了第三年,虽然身处剧组的大家对很多事依旧无能为力,但好消息是他们的心态被磨平了。

“19年末20年初,剧组遇到疫情突然停工,我们被滞留在当地,那种对生命的恐慌让大家快撑不住了,我们作为片方也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它的危害性有多大。即便我们心里也没底,但还是要给主创做心理疏导。”王锦估计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段时光。

以及到底要不要解散剧组?解散后人去哪里?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怎么办?特别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他们的吃住行怎么办?当时这些问题纠缠了王锦许久。

而现在焦虑已经取代了恐慌,王锦现在只想一件事,开机后这部剧能不能安全拍完。他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在经历一次次疫情突发后,剧组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了。

这次成都突发疫情,王锦的剧组也没受太大影响,虽然外景不能拍了,但他们转到了棚内拍,“不管是制片方还是工作团队,大家都统一了想法,一切要以安全为主,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说。

至于如何把疫情对剧组的影响降到最低,王锦说不出来。他觉得剧组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方案,在演员、场景等各个维度上保持小心谨慎。不过预案发挥的作用也要看运气。有时候剧组做了很多方案,但整部剧拍完后根本没用上。当然这还是好的,有的剧组做了十个方案,可偏偏遇到了第十一种情况,这种事情也不在少数。

这是一件相当费力但不一定讨好的活儿。拿拍摄场景为例,很多剧组害怕拍摄场地会突发疫情,他们会提前选出一个备选场景,于中中挑选第二场景的标准是,要和当下的场景相似,场地距离剧组近点更好,因为这样整个剧组移动起来也不会太麻烦。不过场景和剧本故事的适配度肯定是优先考虑的,而且这不能由导演一个人拍板决定,要和制作方、编剧进行讨论,大家从中找到一个都认可的方式。

这更是对剧组耐心和团队信任度的极大考验,于中中甚至觉得,疫情这三年团队变得更加团结了,因为大家有了共同的敌人——疫情。“这有一个困难摆在眼前,我们要越过这个困难才能做成这件事,大家就会集思广益想解决办法。”

此刻,在这场耗时持久的剧组防疫战里,剧组中每个人都处在被动位置上,他们与外界、与自己拼运气、拼心态,没有过分悲观但也没有很乐观,更多是把心态调平,用这种不变来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

你也不知道靴子会何时掉下来砸到你。人最恐惧的事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剧组是不是哪天就出现密接了、哪一天就有人弹窗了,或者哪天就有人确诊了,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当我们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情,知道该以何种心态面对它时,就不会那么害怕。”王锦说。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
作者最近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