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上,时常会出现一长串大小不一的脚印,一直延伸到沙漠深处。
这样一群人每天都固定会出现:她们蒙着面纱,头上顶着土罐或是塑料桶,有的甚至还背着牙牙学语的孩童。
刚成为新妇的阿普,也出现在了队伍中,这是她成为合格家庭主妇的第一名门必修课,是否能完成任务,关系着自家丈夫的名誉。
尽管脚印尽头是几近干涸,浑浊不堪,甚至还发出刺鼻的怪味的小水塘。可还是让阿普感到欣喜异常。
阿普同其他同行人一样,小心翼翼的用手掌捧起少许水,近似于虔诚的喝下,再把头顶的土罐灌满水,拢一拢脸上的面纱,往家的方向走去。
撒哈拉沙漠的白天,从来没有不热的时候,但比起40℃的高温和足以灼伤皮肤的日光,她们更怕没有水喝。
这些景象不会从来没被风沙掩埋过,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出现,因为它指向的是非洲人眼中的“藏宝地”——水源。
这看起来味道绝对令人皱眉的“脏水”,却意味着一个个家庭连人带家畜一天的生活用水有了着落。
这样的一幕,在非洲十分寻常。如何在望不见尽头的沙漠里,带回一家人一天所需的水源,是她们每天第一件重要的事。尽管听起来十分简单,有时却需要耗费她们整整一天的时间。
出人意料的结论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非洲总是与缺水,干旱这样的词汇画上等号。
但早在十多年前,在英国地质调查局和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的勘探下,就得出了一个完全颠覆我们常年观念的结论——非洲不仅不缺水,而且地下水十分丰富,储量有地表水一百倍之多,达66万立方千米。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年降水不超过22毫米,以干旱著称的撒哈拉沙漠,却是非洲地下水储量最丰富的地方。
加之近年来,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助进入非洲,帮助非洲人民打井取水,保障生活基本需求。
天时地利人和,无论从哪一点看,都无法解释为何至今为止,非洲还有数量如此之大的人群,靠长途跋涉几十公里打到的“脏水”维持生计。
为何要每天长途跋涉去打水,直接占据水源,不就解决了每天的奔波?其实事情那并没有这样简单,看起来几乎要干涸的“脏水”,却是非洲各部落争夺的对象之一,对于一处水源地的占有,是一个部落得以延续的支柱。以一家之力守住水源是完全不可实现的。
独特气候条件
非洲拥有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狮子,斑马,长颈鹿等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自由的奔跑,繁衍生息,但广阔的地域上,人口数量却较为稀少。
在非洲的30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大约12.86亿人口,远不及中印两国人口数。人口密度小且分布极为不均衡,平均每平方公里16人,还不及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西部的沿海,高原,以及交通较为发达的铁路沿线地区。在河流沿岸地区却人口相对较少。
或许会有人好奇,为何非洲居民要选择定居在远离河道的干涸区域,全年依靠到水源地取水来维持生计,却不选择定居在河道附近。毕竟这样不仅能保障降水季节的用水,还能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发展出较为强大的部落。
事实上,在河流沿岸的河谷地区,也常年定居着非洲部落,依靠有利的地理条件,实现部落的繁衍与发展,但毕竟类似于河谷这样的自然环境有限,非洲的大部分居民并不能具备住在河谷的理想生活条件。
非洲除占总面积百分之三十的撒哈拉沙漠是热带沙漠气候外,其他一半以上地区均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旱雨两季,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时的高温与强降水带给沿岸人民的并非是只源源不断的水源,更多的是洪水灾害与蔓延的瘟疫,冬季的干旱让所有河流都干涸,农作物缺乏最基本的保障,收成低。所以比起恐惧笼罩的灾害,绝大多数非洲人民选择了居住在远离河道的干涸地区,或是随着水源地迁徙。虽然取水困难,却也是历史长期试错得出的最适合生活方式。
为何不打井?
针对非洲丰富的地下水储藏量,专家经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和具体实地考察发现,非洲每块土地下都有含水层,根据地下水所处地势与储水空间大小,以及含水层上层地表材料的差异,收集到的水分会有所不同。通俗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打井成功率很高。
“饿死不种地,渴死不打井。”一直都是世人对非洲人民的普遍评价。
但实际上,拥有百倍地表水的地下水储备的非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缺水。在国际援助中,有很大比例的资金都用于支持非洲人民打井。就以中国为例,至去年8月,在中国的援助下,光津巴布韦地区,就实现成功打井1000口。
在2021年的统计中,非洲只有3-3.5亿人,处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所以并非全部非洲人群都依靠打水为生。
近几年来,非洲的许多地区都依靠国际援助成功打井,开发地下水保证了基本生活。甚至部分地区因为对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南非地区,地下水开发为他们提供了农作物灌溉用水,但在1995年-2015年间,地下水位下降了25米,甚至出现地表塌陷问题等。
在国际调查中表明,非洲长期处于极度缺水条件下的人群主要是极度贫困人群。他们主要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区,且社会保障和地区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这些人群的居住地主要位于不可持续开发区,且含水层距离地表距离远,大部分地区较为干旱,如需成功打井,则需深挖200米。缺水土壤增加了土地塌陷的危险性,仅靠人力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大工程。对于极度贫困地区的人民来说,33000美元每套的打井设备可谓天价。
除去通常不具备独立打井的条件外,这些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受教育水平也较低,难以掌控水井维护技术甚至是打井技术。尽管也有打井成功的例子,但普遍使用年限较短。
其次,虽然近年来,非洲得到了许多国际援助的机会,但是国际上的援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投资的意义。极度贫困地区投资的收益率低,除出于公益目的的投资外,极度贫困地区受到的国际援助较少。在缺少援助的情况下,高昂的打井价格往往不在他们可以承担的经济范围内。于是他们更愿意选择劳累但是可实现的打水策略,以维持生存。
惰性成为常态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打井主要就是找准合适的位置,在找到合适位置后,生活在附近的人群一人一锄头,何愁挖不出一口井?
显然这样的疑惑忽视了贫困人群的惰性习惯和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不劳而获才是他们眼中最为合理的生活方式。
极度贫困地区与极度缺水地区的重合,更加助长了这非洲百分之二十七的人群的惰性思维。在社会福利制度普及率低的非洲,这部分人能够摆脱贫困的可能比较低。于是就更加“躺平”,管他如何,我贫任我贫。
无论是从自然居住环境的特殊气候条件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又或是从这部分人的经济条件与思想观念上看,非洲极度贫困人群的缺水问题都是一个急需解决却又无法快速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上,在陡峭高耸的高原上,或者是干涸的河道上,“打水人”的出现成为常态。且在短暂时间内,这样的现象依旧不会消失。
链接小贴士
缺水问题在我国的一些交通不便,且较为偏僻贫困的山区也一度严重,我们时常也会听见长辈们回忆起翻山越岭去打水的故事,小学课本中也有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故事。
对于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的缺水问题上,我国研制出“南水北调”工程;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导致的缺水问题上,我国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实现村村都通自来水,家家户户有水吃,保障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非洲气候类型与区域地理相关性分析.北京科技报,2017年7月
2 国际社会对非洲的援助,中国非洲研究院,2021年9月
3 新形势下非洲贫困治理与中非减贫合作的实践进程 ,环球网,2021年1月